顺丰踩下海外加速的油门

赴港IPO临门一脚。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刘宝丹

作为“中国快递一哥”,顺丰终于等到了赴港上市的好时机。

在中国资产集体走强的行情下,11月10日,据港交所文件披露,顺丰控股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

这意味着,历时一年多,首次递表失效后,顺丰离港交所挂牌只差临门一脚了。继美的集团之后,顺丰将是今年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大型A股企业,同时成为首家“A+H”上市的快递公司。

有市场消息称,顺丰控股原计划在香港上市的IPO集资额已从20亿削减至10亿至15亿美元,最快将于本周启动上市前的预路演活动。对此,顺丰方面暂未回应。

去年,“三大物流巨头”顺丰、极兔、菜鸟同时向港交所发起冲刺,其中顺丰在去年8月21日首次向港交所递表。最终,极兔率先上市,菜鸟选择撤回上市申请,顺丰则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时机。 

在等待的过程中,顺丰首次递表失效,但在今年6月2日宣布,已获中国证监会对其境外发行上市备案的确认,拟发行不超过6.2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获得了赴港上市“大路条”的后,顺丰在当月28日重新向港交所递表。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相较于去年,顺丰现在上市确实是好时机。不过,他对港股接下来的行情走势不太看好,所以顺丰在资本市场的认购热度可能是中等。

另有券商人士也向华尔街见闻指出,当前市场行情不错,但顺丰估值不算便宜,发行情况会较为平稳,上市后破发的概率也偏低。

一般来说,一家公司在港股的发行价会比其在A股的股价有所折让。

顺丰A股在9月24日以来的中国资产上涨行情中表现平平,截至11月11日收盘,顺丰A股股价约为44.39元/股,较9月23日收盘价上涨约21%。 

对顺丰而言,赴港二次上市是没有退路的选择。

去年首次递表时,顺丰曾指出,赴港上市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等,募集资金也将首先用于加强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

此外,中银国际分析师王靖添认为,顺丰寻求赴港上市的背后,一是反映顺丰强烈融资需求。顺丰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且在业务布局方面强化对资金需求量大的航空运输;二是反映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运作高峰,行业巨头已开启新一轮竞赛。

一个行业共识是,快递巨头逐步开始通过新一轮资本运作,来开拓融资渠道充实自身规模以期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据顺丰招股书,此次港交所上市募得资金净额约45%将用于加强其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

显然,在国内快递行业内卷严重、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国际物流已成为顺丰寻找增量空间的重要方向。

顺丰早在2010年就开始布局国际业务,到2021年还以175.55亿港元收购嘉里物流51.5%的股权,进一步完善其在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布局。

顺丰在今年中报中指出,中国企业“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趋势带来了巨大、稳定且具备吸引力的供应链机遇,其中从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的产值规模来看,东南亚六国占比最大,代表其承接了最大的中国企业出海机遇。

据悉,上半年,顺丰聚焦东南亚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通过不断拓展与布局国际网络,及整合嘉里物流在亚洲区域的能力优势,完善国际快递、国际供应链、跨境电商物流、国际货运代理及东南亚本土快递服务能力。

在此背景下,顺丰上半年在亚洲区域成功中标40 多个跨境供应链合作项目,涵盖了电商与流通、工业制造、高科技、服装鞋帽、家电家居、汽车以及咖啡茶饮连锁等领域,在多个国家、多个行业、多项服务场景中实现从 0 到 1 到 N 的国际供应链业务突破。 

截至今年上半年底,顺丰国际快递业务已覆盖国外97个国家及地区,国际小包业务覆盖202个国家及地区。 

发力国际物流已经成为各大快递巨头的共识。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曾表示,顺丰在国际化方面要抓住机遇,不能比友商走得慢。“如果拿到机会就有很好的发展,否则我们发展步伐肯定会慢于其他友商。”

在顺丰看来,相较于国内快递物流商,公司拥有布局国际网络的先发优势,具备全链路服务能力、更广泛的全球化客群和核心物流设施资源;而相较于国际快递物流商,公司具备相对成本优势并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服务。

今年以来,顺丰国际业务扭转了去年收入下滑的趋势。今年第三季度,顺丰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加快至27.3%,带动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2%至724.51 亿元。

顺丰指出,受益于国际海运运费上升且货量稳定,以及国际空运需求增加,公司国际货运及代理业务收入实现较高同比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化业务融通不断开拓供应链及国际市场,实现供应链及国际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顺丰的愿景是 “确保业务规模和公司价值亚洲第一、全球前三”。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赴港上市将成为关键里程碑。

不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顺丰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