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利润超预期,AI业务乐观,但营收和指引不及预期,盘后跌10% | 财报见闻

何浩
公司三季度基建解决方案集团(ISG)营收增长34%至113.7亿美元,交付了29亿美元的AI服务器,分析师预估28亿美元,公司还表示当季客户已预订36亿美元的未来AI服务器订单,所有客户类型的订单量都在增长。公司COO表示,AI是一个强劲的机会,而且没有放缓的迹象。戴尔当季PC业务承压。大摩分析师称,投资者对戴尔的财报业绩预期很高。

周二美股盘后,戴尔科技发布了截至11月1日的三财季财报,虽然公司三季度利润好于预期,且发布了与人工智能(AI)销售增长相关的乐观评论,但由于个人电脑市场复苏势头遭遇停滞,当季营收不及预期、下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展望也均不及预期,戴尔股价盘后一度跌10%。

1) 主要财务数据:

营收:三季度总体净营收增长10%至243.7亿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45.9亿美元。

运营利润:三季度调整后运营利润2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1.6亿美元。

EPS:三季度调整后EPS为2.15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5美元。

2) 细分业务数据:

三季度基建解决方案集团(ISG)营收增长34%至113.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13.4亿美元。ISG包括AI服务器、存储、网络组件和传统服务器。ISG的增长主要由AI销售推动。

戴尔的客户解决方案集团(CSG)向消费者和企业销售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销售额同比下降1%至121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

3) 业绩指引:

收入:预计第四财季营业收入在240亿美元至250亿美元之间,低于市场预期的255.7亿美元。

EPS:预计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50美元,市场预期为2.65美元。

周二财报公布前,戴尔收跌近1.7%。周二财报公布后,戴尔股价盘后大跌超10%。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oodring表示,投资者对戴尔的财报业绩预期很高。

 

人工智能业务

今年,人工智能(AI)热潮让老牌电脑巨头、40岁的戴尔翻红,在今年5月创下近180美元的历史新高。虽然当前戴尔股价距离历史高点有所回落,但以周二收盘价计算,仍录得年内累计上涨近90%,这主要归功于其新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线,戴尔被视为向人工智能开发者提供工具和系统的重要企业之一。

戴尔是计算机集群领域的顶级供应商,这些集群是开发和部署AI所必需的,尤其是基于英伟达芯片的计算机。戴尔在服务器制造商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Supermicro、HPE等。云服务提供商、企业和政府机构对英伟达AI加速器的需求旺盛,他们经常购买安装了上万个AI芯片的系统,而戴尔出售完整的系统。

今年,英伟达CEO黄仁勋称赞戴尔及其创始人Michael Dell,并建议客户通过戴尔订购英伟达的新一代Blackwell AI芯片。本月早些时候,戴尔宣布将向云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运送搭载英伟达Blackwell的服务器。

从最新财报来看,戴尔的ISG业务中表现最强的是其服务器和网络子部门,这其中包括AI系统。该部门收入增长58%,至74亿美元。戴尔三财季交付了29亿美元的AI服务器,这超出分析师预估的28亿美元,公司还表示当季客户已预订36亿美元的未来AI服务器订单,并且所有客户类型的订单量都在增长。

戴尔表示,AI服务器订单的增加带动其传统服务器需求同比增长“双位数”。传统服务器基于英特尔或AMD的CPU芯片,功耗较低,可以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的公司腾出数据中心内部的空间或电力。

戴尔高管表示,部分客户需求正在转移到之后几个季度,等待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这些芯片目前已投入生产,但尚未大批量出货给终端用户。戴尔表示,其许多AI系统的增长已经体现在45亿美元的未来订单中。

戴尔公司首席运营官(COO)Jeff Clark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投资者,AI相关业务的增长将具有季度波动性。他指出:

这一业务不会呈线性增长,特别是在客户面对不断变化的底层芯片技术路线图时。我们在第三季度看到订单迅速转向我们的Blackwell设计。

我们仍处于企业学习如何部署AI的初期阶段。AI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强劲的机会,而且没有放缓的迹象。

戴尔的计算机存储系统收入增长不如服务器强劲,同比上升4%,至40亿美元。

PC业务

戴尔个人电脑业务下降1%至121亿美元,低于预期。虽然商业客户为其员工购买个人电脑的金额同比增长3%至101亿美元,但该公司面向消费者的个人电脑销售额却同比大幅下降18%至20亿美元。

近年来,受疫情初期学生和企业员工居家办公需求激增的推动,PC市场一度迎来繁荣,但随后经历了历史性下滑。今年虽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据行业分析公司IDC在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PC出货量再次下滑。

下图显示在一项最新调查中,戴尔台式电脑在美国的受欢迎度颇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