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冲上AI高地

野心晋级。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王小娟

老牌车企也来抢新势力、科技大厂的饭碗了。

美东时间1月7日,吉利在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亮剑”,推出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据了解,这一技术体系基于AI原生操作系统构建,覆盖了C端和B端以及空天地一体的智能生态,意在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情感、可持续成长的原生“出行智慧生命体”。

“全域AI”、“智慧生命体”,这意味着吉利已经将野心伸向智能化的终局阶段。

无独有偶的是,最激进的造车新势力理想不久前就提出将会转型为一家AI科技公司。董事长李想指出,“智能化时代讲的是真正AI,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AI时代的空间机器人”。

对于吉利而言这并非一时跟风,AI的布局也绝非空中楼阁,基于上述技术体系开发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FlymeAuto智能座舱、智驾等很快将应用于旗下新车型上。

在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李传海脑海中,吉利的AI战略已经有了三步走的清晰规划。

其中第一阶段是智能助手,能够辅助汽车完成任务及指令,实现精准响应;第二阶段是智能体,基于多模态感知让汽车成为能够理解环境、自动完成任务的智能体,能应对更复杂情况的自主挪车、泊车等。

最后一个阶段是生命体。“智能汽车可以洞察需求,自主任务规划、推理、执行,同时具备意识甚至情感”。李传海表示,此时车就是一个有温度情感、可持续成长的生命体,能融入到大家日常生活中。“硅碳共生”时代也终将到来。

目前,吉利的AI技术已经落地在动力领域。去年10月,吉利发布的新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就是基于AI算法进行动态精准的实时控制,实现超低油耗;去年3月,吉利发布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漂移技术。通过AI实现运动时车身稳定。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吉利汽车研究院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陈勇表示,后续吉利会将AI融入到每一个研发环节,每一个用户体验场景。

但AI的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线马拉松。

陈勇透露,目前吉利研发“全因意图理解大模型”,可融合车辆状态、视觉、语音等全因素信息,对用户需求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比如下雨天可综合判断是否要帮我停车,应该怎么停,这就初步实现了第二个阶段,真正像人一样‘思考’用户的潜在需求,并推理、执行”。

至于要到第三阶段,则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算力、数据和算法。李传海表示,上述三个条件是AI发展的科技底座,也是吉利构建“汽车全域AI”打造“出行生命体”的基础能力。

在算力领域,吉利建成了吉利星睿智算中心,云端总算力迭代到102亿次/秒,可支持500万在线车辆的智算需求。“我们很早就预测到,大模型对训练资源有巨大需求,所以去年初就开始测试并使用国产GPU”。李传海说道。

另一面,大模型的涌现离不开数据,AI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投喂”来不断迭代。

陈勇透露,2021年,吉利就引入几何先验知识与3D高斯泼溅等技术,生成各种各样的场景,如雨雪天气、拥堵路况、立体车库等等,实现交通场景的无限泛化生成。此外,吉利还有基于AIGC技术的风格迁移模型,保障合成数据接近真实,满足算法训练的要求。

最后在研发多模态大模型、全因意图理解大模型、端到端大模型、端侧大模型,以及混合云加速推理框架等领域,吉利也在深耕基础技术的研究。

显然,几年前在电动化浪潮慢半拍的吉利,经过补课狂追重新回到TOP序列后,这次坚决地要抓住AI的变革浪潮。三年前,吉利坐拥五年之久的“自主一哥”桂冠,被王传福带领的比亚迪夺走,不甘心的李书福誓要完成逆袭。

就在1月5日,吉利集团公布了未来三年战略目标——到2027年,整车销量超500万台。

倘若如愿,吉利有望在2027年进入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榜单的TOP 5,在全球汽车产业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I所带来的效率和市场变革,正为吉利的冲高扮演着关键角色。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