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如何“托举”港股IPO

期待2025年.

“A+H”两地上市的风正在吹向各行各业。

1月13日,海天味业(603288.SH)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报材料,计划“A+H”两地上市。

除了海天味业,医药、新能源等各行各业的A股公司也在筹划赴港上市。

尽管2025年才开年15天,包括海天味业在内,已经有恒瑞医药(600276.SH)、迈威生物-U(688062.SH)等先后3家A股头部公司递表港交所。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下半年迄今已经有不少于16家A股公司正在筹划推进港股上市的事宜。

这当中尤以宁德时代(300750.SZ)最受瞩目,市场消息预期其募资额或达到50亿美元,这有可能成为港交所2025年IPO募资额的重要支撑。

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港交所自2023年开始IPO市场略显冷清。

2023年、2024年,港交所IPO融资额分别为463亿港元、875亿港元,这基本已经回到10余年前的水平。

但随着A股公司奔赴港交所热情的提升,或许将推动港股市场融资在全球市场地位的提升。

千亿市值“一路向港”

“A+H”两地上市的模式正在升温。

Wind数据显示,美的集团(000333.SZ)、龙蟠科技(603906.SH)、顺丰控股(002352.SZ)已经顺利登陆港交所。

多数公司的市值已处于千亿量级。

截至1月14日收盘,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的A股市值分别达到5678亿元、2019亿元。

A股大市值公司的到来显著提升了港交所的IPO募资额。Wind数据显示,2024年港交所IPO募资额高达874.78亿港元,同比增长了超8成,位居全球第五。

这当中仅美的集团、顺丰控股2家A股公司的募资额便分别达到356.67亿港元、58.31亿港元,合计占全年港交所IPO募资规模的比例接近5成。

为了吸引A股公司前往港交所上市,政策端也在持续发力。

2024年12月19日,港交所发布了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建议,对以A+H股形式赴港的上市公司,建议降低在港上市H股最低门槛,占H股所属类别股由最少15%下调至10%,或上市市值最少为30亿港元。

这都进一步降低了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募资压力。

据信风(ID:TradeWind01)从接近港交所人士处获悉,部分大市值公司可以向港交所申请豁免,进一步降低H股发行比例。

据该人士透露,美的集团、顺丰控股均是通过豁免程序将H股发行比例降低至7.49%、3.41%。

顺丰控股还是首家将H股发行比例降低至5%以上的A股公司。

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预期未来或出现更多H股发行比例低于5%的A股公司在港上市项目。

展望2025年,A股公司或仍是港交所IPO募资的主力军。

据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港交所披露的项目情况,剔除已顺利在港上市的A股公司,2024年6月至2025年1月14日合计已有7家A股公司递表,分别是海天味业、恒瑞医药、迈威生物、赤峰黄金(600988.SH)、吉宏股份(002803.SZ)、钧达股份(002865.SZ)、百利天恒(688506.SH)。

截至1月14日收盘,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的市值分别已经达到2390亿元、2825亿元。

不仅如此,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同期还有天岳先进(688234.SH)、宁德时代、峰岹科技(688279.SH)等合计不少于9家A股公司宣告正在筹划港交所IPO事项。

这当中不乏宁德时代这样市值已超过万亿元的公司。

另据彭博报道,宁德时代赴港上市的融资额或为50亿美元,最早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这有望进一步撑起今年港股IPO募资额的规模。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额将达1300亿至1500亿港元;普华永道预期今年港交所的IPO募资额在全球的排名有望重新跻身三甲之列。

剑指出海目标

从此次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情况来看,部分公司的目的是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这或许与监管层对于再融资持审慎态度有关。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了多份关于活跃资本资本市场的公告,这当中便指出“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证监会“827新政”之后,A股再融资规模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Wind数据显示,2024年A股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优先股和可转债)募资额为2231.2亿元,同比下滑了超7成;同期项目数仅为197家,较2023年减少了超5成。

监管层对于部分亏损项目的再融资审核效率并不高。以迪哲医药-U(688192.SH)为例,从2023年4月递交申请到2024年12月过会,历时已经接近20个月。

在此期间,迪哲医药还主动将拟募资额从26亿元下调至18亿元。

或是在重重压力之下,部分公司选择冲刺港股市场。

迈威生物便是如此。

作为一家创新药企,迈威生物旗下拥有修美乐类似药“君迈康”、普罗力类似药“迈利舒”、地舒单抗XGEVA生物类似药“迈卫健”3款上市药品,所对标的原研药系百亿美元销售市场,但仍未实现盈利——今年前三季度收入为1.41亿元,净亏损高达6.94亿元,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98亿元。

截至今年6月末,迈威生物的尚未使用IPO募集资金为8.15亿元。

但负债规模还在不断攀升,截至2024年9月末,迈威生物的流动负债为14.43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同期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57.64%,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12个百分点。

但对于不少大公司来说,更重要的目的或是为推进全球化战略补充“外汇弹药”。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多家计划将港股IPO募资额用于海外布局的公司,外币储备规模确实相对有限。

“酱油茅”海天味业此番二度上市的募资用途之一正是进行全球化布局,包括在海外设立销售办事处及供应链,以及收购海外品牌等。

不过海天味业的外币储备确实规模有限。截至2024年6月末,货币项目中的美元金额为174.6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0.12亿元。

这或许都给海天味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

宁德时代亦是如此,截至2024年6月末外币余额中分别有67.35亿美元、38.58亿欧元。

但如此外币储备对于宁德时代在海外的工厂建设仍有一定压力。

例如2024年12月,宁德时代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共同在西班牙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在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萨拉戈萨市兴建合资电池工厂,预计总投资规模高达40.38亿欧元;同时的匈牙利工厂一期还在建设中。

“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同样不“缺钱”,截至2024年9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仍达到214.56亿元。

但外币储备有限。截至2024年6月末外币余额分别有2.91亿美元、1.35亿欧元。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后,海外市场对于恒瑞医药来说越来越重要。

此番IPO,恒瑞医药的计划之一就是在全球进行创新药的收购合作以及推动海外基础设施的建设。

热潮的复现

回溯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过往,金融行业一度是主力。

A股公司上一次向港交所“狂奔”发生在2015年-2016年,券商则是主要参与者。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2015年、2016年合计共有7家A股公司在港上市,券商数达到5家。

这7家A股公司分别是大众公用(600635.SH)、招商证券(600999.SH)、光大证券(601788.SH)、东方证券(600958.SH)、华泰证券(601688.SH)、广发证券(000776.SH)、福耀玻璃(600660.SH),合计募资额达到874亿元。

但彼时港股市场融资能力强,仅2015年、2016年的IPO募资总额就分别达到2613亿港元、1948亿港元。

当时不少A股券商冲刺港股的背景与当下相似,进行全球化布局。

多家券商欲通过“A+H”两地上市的方式,补充资本金,打响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以便进一步开展跨境业务。

但2019年以来,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行业已经逐渐多元化,涉及医药、新能源、家电等。

其中,CXO公司是主要组成部分。

据信风(ID:tardeWind01)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2023年合计共有不少于11家A股公司在港上市,其中5家公司均为CXO,占比接近一半,分别是凯莱英(002821.SZ)、昭衍新药(603127.SH)、泰格医药(300347.SZ)、康龙化成(300759.SZ)、海普瑞(002399.SZ)。

综合2024年下半年来已经递表和宣告筹划港股的A股公司情况来看,行业分布于新能源、医药、半导体、食品等领域,多元化特征更为明显。

从这三次热潮来看,还是存在时代背景的差异。

2015年,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速。这都促使作为金融机构的券商出海布局,以满足市场对于人民币资产在全球投资的需求;

CXO的出海也与当时的金融背景有关。2019年下半年开始至2020年,美联储经过多轮降息,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了创新药投资的蓬勃发展,这也给CXO企业带来更多业绩增量,促使企业通过融资进一步扩产、加强海外布局。

但此次“A+H”热潮背后,或许更多是公司资本端面临一定外汇储备压力,而业务端需要通过国际化平台提升国际知名度,打造品牌的形象。

2025年,随着大型A股公司陆续登陆港股市场,是否能够助力港交所的IPO融资额获得进一步攀升,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