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需要产生新的研究范式了

远行者与碎冰匠
分析认为,2024年的消费是有变化的,而且明星公司不少,产业端甚至说得上活跃。但是,没有伴随着超级明星公司的诞生而产生有话语权的分析师,甚至连年度策略主线都写不出来——老的研究范式失效了。

虽然所有消费分析师都是那个当勤勤恳恳当招娣、满心满眼地羡慕耀祖(先进制造业们)的样子,但实事求是,2024年的消费是有变化的,而且明星公司不少。

老铺40的发行价都干到300的股价了,泡泡玛特跌到底部又一路横扫;四季度传统零售出现大量调改(不是百货公司开个小岛柜卖谷子这种小打小闹的调改),更不要说年末还有毛戈平布鲁可在港股扎堆上市,消费绝对是有变化的产业端甚至说得上活跃

但是二级市场,炒归炒,没有伴随着超级明星公司的诞生而产生有话语权的分析师,甚至连年度策略主线都写不出来。

至少没有像上一代必选品的明星分析师一样,因为提纲挈领地提出了有野心的、高适配度的行业方法论,或者说“研究范式”,而功成名就。

非但如此,新分析师的幻灭感非常强烈,因为老的研究范式失效了,刚入行就陷入了无所参考、只怼数据服务的阶段,价值感很低。

原因很多,至少我能想出来的,就有以下几条:

1是提炼方法论确实变难了

传统消费是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传统”不是说它老,而是它商业模式太好了,顺周期,需求总量清楚,所以研究方式是直观的,报表大体是稳的,很价值。2015年之前创业的大多数食饮公司,好好干的大部分都上市了,卖鸡爪卖瓜子卖面包卖辣条卖泡面卖矿泉水,都可以干很大。

市场总量一拍,渗透率一拍,价量利拆开来给假设,随着铺渠道拍增长预期,随着爆品给估值,基金经理美美上车之后,研究员就只需要做跟踪了。怎么样提供价值?定期给大经销商打电话问批价和动销呗。

月频不行,那就周频,卷,我们是专业的。

但新的东西没有方法论了。失去“CCTV黄金档”这一投放媒体之后,媒体分散化,而电商的冲击又让经销商逻辑变得不再必须,大多品牌都很垂,破圈很难;而产品又“可选”——可选的意思不就是可有可无吗,年景好的时候一年可以花七八万擦脸,年景不好立马收缩到2000,区别很大吗?

可选,意味着市场终局很难拍,对分析师来说好比赛跑没有终点了,想提个方法论都没有锚点,全成了趋势研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消费这玩意儿谁都能说几句,就很茫然。

2是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变得很弱

本来就很难提炼框架,而好不容易提炼出来的框架又无法放诸四海皆准,很可能是一事一议的框架。以前新闻联播之前几个亿买个广告,全国14亿人就都认识你了;现在的品类都不是普适的,本身可能只有100万-1亿用户,这个区间里落在哪里都有可能,如果一路升级,上限可以很高,但总量不提升了,可能连个口红效应都没有。加上媒体分散而渠道集中,经销商边际弱化,费九牛二虎之力、打上无数定语标签作为限定说明,提炼出来的方法论很可能找不到第二个例子可以用.

品很小,迭代很快,情感链接很独特,渠道大多在线上,打爆有一定偶发性,运营能力不知道能不能复制到下一个平台——连留在现有平台,做大之后都要被收取高额流量成本。朋友,流量也没增长了啊,把你养肥了,不宰你宰谁

当然还有经济环境,还有消费意愿。这些是更大的问题,这里不好展开。

总之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代,是有机会犯错的,犯了错可以修正,现在不一定。有些公司也不是天然坏,但如果没有长期价值的空间,就会倒逼着大家变得更短视。过把瘾就死。

这就变成上市公司主观层面有风险了,方法论更难apply,你看每个公司说要发个港股都得暴cei一把。

3是年龄有代际差,老人真的理解不了

这个非常真实!2020年的消费研究员就是懵逼的,因为那一波DTC品牌很难用成熟的方法论和心智去抓,爆点非常神奇;我在那一年接到了一个天问式的大课题,“能做成DTC品牌的公司有什么特征”,光开题就开了两个月,提纲写了四五千字,来来回回改,因为连个抓手都没有,甚至连提课题的人,对于最终需要什么产品也是模糊的。

最后的锚点是自己找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各找了1-2个锚点,然后加了一堆约束条件,定语加得自己都烦了。

我觉得我尽力了,但是普适吗?对失败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的,但对什么能成功,可以说毫无预见性

那还是消费升级的年代,起码价格和渗透率有空间,新渠道还有流量红利,这是有增量的时代。现在不是更难吗?

何况现在的品,真的情感价值上就很难有切身感受了。比如我自认也是一个高速冲浪的人,也大致知道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是哪些,但是细节完全不知道。偶尔沉浸式体验一下95后、00后的娱乐,就觉得自己太菜了,不知道这中间的情感链接是什么,不知道你愿意付多少钱。

要还房贷、要养娃的人,不要随便猜测年轻人的生活重心,因为你们没有生活在一个星球里

对年轻人的猜测是一种拟态的生活,老人跟不上。

跟不上就更容易fomo了,为什么新消费总是TMT基金经理容易挣钱,因为他们不要求兑现,因为他们怕踏空,所以他们能越过“夯实的”方法论去买东西,毕竟干TMT的,谁能背得动“踏空00后”这个骂

骂人可以,注意角度,你能说这个TMT基金经理净值不行,但是不能ta说跟不上趟。

我风偏高,这个车我先上,什么方法论预见性,什么终局,你们研究消费的再慢慢想想。

更离谱的是,很多新消费是没有老消费那种时间换空间的确定性的,确定性的需求吧,买贵了无非就是等,好公司自己能靠增长消化估值。有一些新东西没有这种确定性,你前半段不上车,后半段就只能挨打了,这玩意儿完全可能自己跌没了。

Fomo不fomo?反正我是emo了。

4是没有性价比,对,提出方法论没有性价比了

产业在发生变化,但是传导不到二级市场。不让你上市,上市的都是老模式老公司,拼尽全力做三年财报,上市就变脸。很多人喜欢把老的上市公司当成新爆品的影子股炒,也就是炒,因为能靠老的模式做到上市体量的公司,比你自己的研究还路径依赖,一个公司向自己的存量业务模式动刀,多大的阻力啊。

东施和西施,好歹住在一个城市。有些“影子股”的关联度之差,和川大智胜跟特朗普的关系差不多远。

一气之下,就气了一下。

或者不需要上市。21年之前一级市场能靠PPT融资,亏钱换增长,后来都不行了,很多新的业务模式从一开始就挣钱。0到1阶段就挣钱,为什么要融资?消费欸,有现金流的,为什么要上市?

而且因为可持续性和企业家的预期原因,它也不一定想要1到10阶段,比如一个24年超火、开了四五千家店的加盟业态,它需要1到10吗?它需要持续3年吗?我很怀疑。

没新公司、没持仓、仅有的几个港股新公司没有资金承载能力,很多机构还不能买,提方法论实在没啥性价比。

花这么多心思去一个根本没什么新公司上市的行业建立方法论,也太需要纯粹的理想主义了

5是存量竞争和卖方的考评方式,把大家困在既定路径里

建立方法论一定是卖方的事情,因为买方手里没有这个麦克风。

交易量不增长了,佣金率是下滑的。20-22年的卖方分析师和研究所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车有车道马有马道,能挣钱就是王道。有增量的时代,谁都有点富余,可以相对独立地去追求理想;20年我写那个报告花了三个月,每天皓首穷经龇牙咧嘴,别的啥也写不出来,公司也没拿我点天灯,因为佣金还凑合;换了23年,我绝对不敢在一个行业报告上花这么多时间。

要生存要吃饭的啊。

你还能给公司挣钱吗?不,光养活20-22年招的人,就已经很费力了;如果行业注定供给侧集中,那最好的活下来的办法就是去搞外部评选

而外部评选已经形成固定范式了,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按照选票权重进行分类管理,通过高频的怼服务能够获得比较有效的得分。

存量时代一定是降低风险偏好的。走阻力最小的、被验证的路,用越来越多的服务触点去保证得票。至于理想?理想太奢侈了。

于是就很遗憾,一个在发生新变化的行业,竟然没产生新的、有共同认可度的研究范式

所以就这样了,上一代消费分析师成名成家,这一代消费分析师每天用高频数据跟踪来按摩那些fomo的基金经理,同时对新一年的主线一筹莫展,互相喊着“你借我作业抄抄吧”,然后在群里分享动销。

不怪谁。只是很可惜,一个有变化的时代,没有谁拿到了麦克风

文章来源:远行者与碎冰匠,原文标题:《消费品需要产生新的研究范式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