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本田合并谈崩后,日产转向美国科技业,继续寻找“接盘侠”

分析认为,对日产而言,放弃与本田的合作是一场豪赌,因为该公司目前面临严峻的财务状况,不太可能吸引许多潜在的‘接盘侠’。如果日产无法找到新的合作伙伴重振旗鼓,可能需要像当年与雷诺合作那样寻求“救助”。

日产汽车正面临着重大转折。

2月6日,据彭博社援引的知情人士透露,随着与本田的交易势将破裂,日产汽车正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知情人士还称,日产希望新的盟友来自美国科技行业。

消息传出后,日产汽车股价一度上涨8.7%,今日收涨7.29%。日产发言人表示,有关与本田谈判的任何细节将按计划在2月中旬左右公布。

昨日,这两家公司曾表示,仍在讨论各种选项,包括可能终止谈判。报道称,本田曾提议收购日产并将其变为全资子公司,但遭到日产的强烈反对。投资规模和重组要求也成为双方分歧的焦点。

有分析认为,对日产而言,放弃与本田的合作是一场豪赌,因为该公司目前面临严峻的财务状况:产品线老化导致大幅降价,严重侵蚀利润。财报数据显示,日产上半财年净利润下降94%,并表示将裁员9000人,削减五分之一的制造产能。而去年11月,日产还将其财年利润预期下调了70%。分析指出:

这种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不太可能吸引许多潜在的‘接盘侠’。在与雷诺25年的战略合作关系部分解除后,如果日产无法找到新的合作伙伴重振旗鼓,可能需要像当年与雷诺合作那样寻求‘救助’。”

尽管如此,日产庞大的制造业务和知名品牌仍具吸引力。去年12月,鸿海精密曾接触日产商讨入股事宜,但因日产与本田的谈判而暂时搁置。

当前,日产董事会正敦促CEO内田诚等高管制定更全面的重组计划。目标是在2月13日发布三季度业绩时提出更深入的改革方案。花旗分析师Arifumi Yoshida也警告称,“日产可能面临进一步的盈利恶化,额外的重组措施至关重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