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成立时间最长的券商之二,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走到了“命运落定”的当口。
2月7日晚间,海通证券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2月7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司A股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
至此,成立于1988年的海通证券,与A股市场挥手告别。
同一日,本次合并的另一方国泰君安证券也在公告,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2月10日开市起复牌。
作为未来吸收合并的主体,起步于1992年的国泰君安即将展开一轮新的征程。
五个月走完吸收合并流程
屈指算来,这桩沪上金融机构的史上最大合并案,从2024年9月5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发布停牌公告起,到2024年2月7日两家券商分别公告复牌和退市,前后五个月出头,进展不可谓不迅速。
其间,还经历了2024年10月9日,两家公司发布合并重组预案及相关公告。
2024年11月21日,两家公司披露合并重组草案,进一步披露交易细节。
2024年12月13日,两家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合并重组交易方案。
2024年12月23日,两家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相关申请获得受理。上交所依据相关规定对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就该次交易涉及的包括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海通证券解散、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等行政许可申请依法予以受理。
也是在12月,香港证监会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32条,批准国泰君安作为存续公司,在此次合并后成为海通证券相关境外子公司大股东。
此后还有,2025年1月9日,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这次合并,这也成为2025年首个过会的并购重组项目。
2025年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出具了《关于同意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注册、核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批复》。
种种繁杂程序,皆在5个多月内完成。
没有股东行使收购请求权
另外,2月7日公告还显示,本轮的合并过程中,没有异议股东申请行驶收购请求权。
这使得两个公司的合并跳过了一个可能的“插曲”环节。
此前公告显示,在合并进行中,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分别为异议股东所持的异议股份安排了收购请求权和现金选择权。
即由上海国际集团担任国泰君安的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的提供方。允许国君A股异议股东以14.86元/股的价格将异议股份出售给国际集团。
并由太平人寿保险作为现金选择权提供方,向海通证券异议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允许海通证券的A股异议股东以9.28元每股的价格将异议股份出售给太平人寿。
但由于A股二级市场收盘价显著高于两家机构的收购价格,最终,在此次收购请求权申报期间内,没有A股异议股东申报行使相关权利。
海通终止上市后将实施换股
两家券商一退、一复牌后,还有什么工作会继续推进。
首要的当然是海通证券存量股份的“换股”。
根据海通证券公告,该公司将在上交所、香港联交所批准该公司终止上市申请后刊登终止上市公告。
之后,海通证券会终止上市,同步启动公司股份转换为国泰君安股份的工作。
按照换股方案,每1股海通证券A股股票可以换得0.62股国泰君安A股股票、每1股海通证券H股股票可以换得0.62股国泰君安H股股票。
而在上述换股动作完毕后,国泰君安向公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的股份将在上交所上市流通;向公司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的股份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
新公司商标引人关注
而在两家公司上市、退市、换股等进程完成后,还有一系列的工作会持续展开。
包括,两家券商可能存在的更名工作,牌照换发等。
目前,商标注册资料显示,国泰君安在过去半年内申请了多个新的商标名称,包括国通君安、国泰君安海通、君安海通、海通国泰、海通国泰君安、海通君安等。
其中最新提交申请的是“国通君安”,2024年12月12日提交审核,目前还在等待实质审查。
深度整合将次第展开
此后,将是更深层次的业务整合,这将是两家券商发挥整合效应的实质性步骤,涉及的业务划分、客户迁移,解决子公司同业竞争等。
以资管牌照论,未来的新券商主体将控股参股富国基金、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国泰君安资管、海通资管等。
如何具体展开深度整合,依然是看点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