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一直是中国私募圈的“名角”。
尤其是过去两年,他对美股科技股的持仓,尤其是作为英伟达的“铁粉”,带来了净值上的高额回报,也让他连续蝉联内地主观私募的“领跑者”。
但这一次,他可能要面对挑战了。
过去半个月,随着国内AI大模型公司DeepSeek的崛起,海内外不少知名投资人都开始重新审视美股科技股的上涨逻辑。
而此时披露的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但斌任基金经理)组合报告却显示,但斌在去年底围绕美股投资接近10亿美元量级。而且,其中不乏“杠杆”投资。
这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挑战?
“高举高打”英伟达
但斌围绕英伟达的投资,可谓知行合一。
据披露文件:截至2024年12月末,东方港湾的海外美元基金“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 FUND”(中文为东方港湾投资基金)的组合中,英伟达股票名列头号重仓股,对应市值为1.89亿美元。
但斌对于英伟达最新持仓,折合人民币13.81亿元规模。
梳理发现:但斌上述海外基金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季度报告,只有两次记录,也就是2024年三季报和四季报,此前的持仓痕迹并未确切的数据。
略有“高位套现”
最新组合还显示,相较于去年三季度末,但斌对英伟达的仓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仓,持仓集中度从三成降至接近两成。
2024年6月初,但斌曾经对外发言称:“我们公司全力以赴(投资人工智能领域),都是顶格购买的。现在英伟达仓位已经占到45%-50%,因为它涨得比较多。我一股都没动,而且有钱还会继续买进。”
但斌说上述这段话时,并未进一步透露持有英伟达股票是否覆盖所有境内外产品。
综合以上信息,至少可以看出,但斌对英伟达股票的操作有些许“卖出动作”。
复盘来看:2024年英伟达的市值从1.2万亿元涨至年末4万亿美元,全年股价累计上涨230%,这一年四个季度涨幅分别录得约40%、35%、15%和50%,背后则有超预期财报和持续看涨情绪的支撑。
实际上,但斌对于英伟达的看多做多追溯至2023年初——ChatGPT热潮乍现之时——不乏国内多位知名投资人围绕AI概念进行追涨,其中但斌是英伟达的“最高调”追随者,并在社交媒体“刷屏式”解析这家美股的投资价值。
“二号位”动用杠杆
实际上,但斌“高举”英伟达的持仓行为,可谓毫无“新鲜感”。
当投资人进一步穿透但斌美元组合时,会发现诸多美股大盘指数的权重股现身其中,包括耳熟能详的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特斯拉。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组合的“二号位”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背后有着“杠杆魅影”。
据披露文件,一只简称为FNGU的股票,位列东方港湾海外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对应市值为1.12亿美元,市值占总持仓达到11.29%。
实际上,FNGU是一个三倍做多科技股的交易所交易票据,属于一种杠杆衍生品。
具体来看,FNGU追踪了一个科技股指数(全球10只大型科技公司,简称FANG+指数),包括英伟达、脸书、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特斯拉、奈飞等。
上述公司均是美股市场可以撼动大盘指数涨跌的科技巨头。
但斌的挑战有多大?
换言之,但斌相当于将组合“二号位”给了一个科技股指数产品。
这个指数产品“自带”三倍杠杆,市场涨幅随之放大三倍,理论上主要适合对明星科技股有信心的短期交易者。
因此,当但斌持有的FNGU启动下跌,跌幅也会被放大三倍。
一旦指数跌10%,但斌对于上述单票的持仓市值就会蒸发超过30%;一旦单日指数跌20%,单票持仓市值则会腰斩。
换言之,但斌对于这个杠杆产品的持有,前提是他预判到对应明星股票会大涨,而且能保证“做对”。
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180度大转弯?
此前,但斌曾经提醒新入场的投资者不要使用杠杆。
2024年8月,他曾在社交平台回应自己并不使用杠杆的。
当时有人质疑他不断用客户资金加仓AI明星股票的行为,他则有着如下回应:
“我又不加杠杆,顶多今年的盈利回吐而已,爆仓永远不会。相信短暂的暴跌之后,又会步入稳定的轨道。我自己的钱都跟投到东方港湾的基金里了。”
然而,如今但斌的持仓行为,与其此前的言论似乎有着180度的转弯······
这要如何解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