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最近部分“液冷”股大爆。
2月13日,一些券商发布研报,分析了液冷技术对AI数据中心(IDC)性能日益增强的价值并称,液冷板块的参与价值。
但华尔街见闻比对了多家具有液冷技术或业务模块的公司,在最近数天的市场表现后发现,部分液冷概念股在近期成为市场交易焦点,可能并非出于这些券商所称的液冷技术的商业价值,而是——
与苹果AI将用阿里通义千问在中国市场落地,有更高关联度。至于液冷,几乎没有存在感。
DS推升AIDC温控需求
2月12日,国泰君安发布研报《AIDC电力设备系列报告1》,主要观点是“DeepSeek降本后会激发更大算力需求”。
这没错。
华尔街见闻于1月23日在应用商店(腾讯)下载DSR1时,下载量仅1600次+,一度怀疑是不是什么骗子软件,到2月13日,下载量已达180万次。
在这期间,DSR1便频繁宕机,原因是大规模应用增长后,DeepSeek(深度探索)公司没有扩容服务器,导致算力不足。
同时,国内各家科技和垂直行业公司大规模快速接入DSR1,也在快速拉升算力需求。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DSR1强悍的推理能力,会带来应用端更强劲的驱动算力需求。此前市场普遍担心DSR1算力资源消耗较低,会对AI数据中心建设带来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DSR1会加速AIDC需求。”国泰君安报告称,“与AIDC配套的电力设备如变压器、配电设备、UPS、温控、服务器电源等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提到的“温控”,民生证券在2月13日发布的报告认为,有利于液冷技术的市场需求。
东北证券在2月13日发布《摩尔尽,散热兴》深度报告,也表达了与民生证券和国泰君安类似的观点。
总的来说,DSR1带来了不低于此前的AI训练和推理任务,这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因此算力需求激增。
同时,GPU性能不会减弱,反而需要有更大提升。那么,单体功耗也会显著提升,进而带动机柜功耗的大幅增加;故而在高功耗条件下,散热系统也变得尤为关键。
为解决机柜间的散热问题,液冷方案逐渐兴起:散热能力更强,同时可降低数据中心的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也就是电源使用效率,这是衡量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关键指标。
据IDC预测,2022年-2027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约能为6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
这个逻辑,应当说,并没有问题。
新贵和老牌共同点是啥
尽管如此,最近液冷板块个股走势,却有可能存在不为市场注意的分化。
诸如高澜股份、英维克、申菱环境、飞荣达等,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2月7日-2月13日),总体涨幅并不显著;其中涨幅最低的飞荣达,还下跌了1.31%,涨幅最高的是申菱环境,幅度为7.81%。
可“液冷新贵”依米康、川润股份、数据港和康盛股份,在2月7日至2月13日共5个交易日内,依米康涨幅高达45.6%,涨幅最低的也有16.36%(川润股份)。
这四个公司,液冷技术和产品都没有单独披露过;而近期最显著的特征,都属于被市场认为与阿里云有紧密业务合作。
这甚至引起了高澜股份的“羡慕”,在2月13日收盘后,高澜股份回答投资者问题时,提及该公司液冷产品的买家中,也包括阿里巴巴:“公司的液冷相关客户包括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万国数据、浪潮等”。
华尔街见闻调阅了以上这些老牌液冷公司和“新贵”公司在2024年半年报和2023年年报,发现事情很有趣。
首先,高澜股份、英维克、申菱环境、飞荣达,大多数都有明确的液冷技术和产品的营收情况描述,除了飞荣达。
比如高澜股份,2024年上半年,高澜股份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产品(数据中心+储能液冷)营收占比大幅提升至53%,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液冷需求的快速增长。
英维克,2024年第一季度,英维克液冷相关营业收入约为上年同期的2倍(但未明确具体占比);在公司整体营收中,数据中心温控业务占比约50%,液冷为核心增长点。
2024年上半年,申菱环境液冷产品营收为上年同期的6.5倍,但具体占比未披露;数据服务板块(含液冷)2023年营收为8.8亿元,占全年总营收的35%。
在“老牌”液冷概念股中,最近5个交易日,涨幅下滑1.31%的飞荣达,实际液冷业务存在感极低,公司业务以电磁屏蔽材料为主,液冷技术布局尚处早期,属于妥妥的液冷纯概念股。
反观依米康、川润股份、数据港和康盛股份这几个新贵,液冷业务与飞荣达一样,基本属于概念,没有成规模的营收,或明确的技术/产品进展。
其中,川润股份和康盛股份在财报中明确表示液冷业务当前占营收比例不高;另外两家虽在财报中对此有所提及,但要么将之与传统业务混合统计,要么明确表示仍在孵化阶段。
因此,液冷技术对AI数据中心的价值虽然符合上述三家券商报告观点,但液冷板块与当下部分被归入“液冷”概念的个股火爆表现,显然无法画上等号。
还有一点:依米康、川润股份、数据港和康盛股份,被市场认为与阿里有合作关系,故而受益于阿里和苹果AI的业务合作。
实际上,只有数据港与阿里云IDC的合作关系比较明确;依米康在2023年财报中有两处提及与阿里有合作关系,主要是提供精密空调设备,支持其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至于川润股份和康盛股份,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与阿里云IDC有何业务上的合作,更多的是市场推测,缺乏有力证据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