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亏损品牌后,特步选择再度补充弹药。
2月10日,特步(1368.HK)在港交所公告,拟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9090.9万股现有股份,每股作价5.5港元。
公司另提议发行5亿元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为6.325港元,可转换为最多7905.14万股。
公告称,配股及债券发行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85亿港元,拟用于进一步发展主品牌及索康尼的DTC模式,加强索康尼品牌的推广和产品组合。
特步表示,索康尼在零售网络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功的经验,让其决定将DTC模式运用至主品牌。
“未来,特步主品牌计划逐步向有意退休的经销商收回分销权,优化零售渠道结构,确保及时且精准的市场洞察,最终带来更好的销售增长。”
作为公认的全球四大慢跑鞋品牌之一,索康尼拥有“慢跑鞋中的劳斯莱斯”之称。
2019年,特步与Wolverine Worldwide成立合资公司,获得索康尼(Saucony)、迈乐(Merrell)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业务运营权。
4年之后的2023年,索康尼品牌实现盈利。
2024年上半年,特步以索康尼和迈乐为主的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同比增长72.2%至5.93亿元;净利润为0.318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超两成。
据预测,索康尼品牌2024年全年的销售增速将超过60%,其中三、四季度的零售销售幅度超过50%。
尽管索康尼呈现出一定成长性,但募资消息发布当日,公司股价收跌8.73%。
有投资者质疑特步此次再融资的必要性。毕竟,连续多年分红的特步看起来并不缺钱。
Wind数据显示,特步历年股息支付率维持在在50%以上。
2024年中报披露后,特步宣布派发3.8亿元股息。
同年11月,完成对持有盖世威(K·SWISS)及帕拉丁(Palladium)品牌的KP Global集团的出售事项后,公司还派发了1.51美元的特别股息。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特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6亿元。
手握充足现金仍继续“补充弹药”的特步,是否能扭转增速放缓的局面?
加码盈利品牌
2019年,特步通过并购国际品牌的方式构建起多元化矩阵。
除通过合资公司方式纳入索康尼、迈乐外,特步还以2.6亿美元价格从韩国衣恋集团手中收购了盖世威和帕拉丁。
据统计,特步在上述并购中累计投入总额约为24亿元。
然而,疫情及经济环境的转变打乱了上述品牌的本土化进程。
直到2022年,盖世威才在国内开出首店。
2022年,盖世威、帕拉丁所在的时尚运动板块实现收入14.02亿元,其中来自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占比仅有10.2%。
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4.3%至16.02亿元,净亏损1.89亿元。
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认为,2022年后,国内鞋服市场的风口已由“运动时尚”转向“运动户外”。特步入场太晚,以致于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2024年5月,特步宣布,将持有盖世威和帕拉丁的全资附属公司以1.51亿美元价格出售给控股股东丁水波及其家族。
特步在该公告中称,盖世威、帕拉丁自2019年被收购以来,累计亏损超过1亿美元。
2024年前三个月,两品牌已亏损约900万美元。特步预计到2024年底亏损总额将与2023年持平。
将运动时尚板块从上市公司资产中剥离后,率先取得盈利的索康尼,成为特步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最优解。
2024年1月,特步斥资6100万美元收购合资公司权益,对迈乐、索康尼中国业务的所有权上升至100%。
此后索康尼的扩张速度有所加快。
2024年,索康尼门店净增数量达到48家左右,相较往年平均接近翻倍。
该品牌还官宣彭于晏作为新代言人,先后在深圳、上海落地月球概念店,在北京开设首个城市体验店。
申万宏源研报预估,索康尼2024年零售额预计将超过10亿元。
在程伟雄看来,索康尼品牌在国内市场网点渗透率较低,在一二线城市仍有开店空间。聚焦跑鞋市场的索康尼,也有望借力特步在马拉松赛事领域的营销优势。
官方数据显示,特步累计赞助马拉松赛事和活动超过1000场,是目前中国赞助马拉松赛事最多的运动品牌。
2024年12月1日举办的上海马拉松赛事中,索康尼在全场跑者穿着率中排名第三,占比11.5%。
特步集团总裁田忠此前曾表示,索康尼的品牌定位是双精英人群,即跑步精英和社会精英,与特步定位在大众运动品牌形成了一定的互补和差异化。
国信证券整理三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发现,特步2024年前三爆款产品均为专业类跑鞋,但销售均价310元至510元。
由此看,客单价更高的索康尼或承担为特步拓展中高端市场、提升整体利润率的重任。
相关变化开始在报表端有所显现。
2024年上半年,索康尼所在的专业运动分部毛利率达56.8%,同比提升了14.8个百分点;同期特步主品牌所在的大众运动板块毛利率为43.9%。
不愿掉队
2021年,特步总营收突破百亿,贡献近年来业绩最为风光的时刻。160X系列、300X系列产品获得专业及市场的认可。
这一年,特步提出了“五五”战略规划。
按照计划,2025年特步主品牌营收规模将超过200亿元;包括索康尼在内的新品牌规模达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为朝向该目标冲刺,2021-2023年间,公司加速开店,门店数量分别净增加130家、162家、258家。
然而近年特步的营收增速逐年放缓。
2023年,特步营收为143.46亿元,同比增长11.08%,较2022年接近30%增速显著降低。
其中,鞋履产品的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60%降至2023年的57%,增速仅有5.3%。
2024年上半年,特步整体营收增速降至10%左右,主品牌营收增速仅为6%。
库存周转周期也在拉长。
2023年上半年,特步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一度由去年同期的106天升至115天,接近4个月,但到2024年上半年又降至94天。
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周期在2024年上半年达到114天,较比2023年同期上涨8天。
2024年3月,特步CFO在业绩会上表示将搁置五年计划。公司称,鉴于消费前景不佳,特步选择将利润增长的优先级提高,首要任务是保持现金流稳定。
程伟雄认为,在李宁、安踏占据国内鞋服市场头部位置的当下,特步当下主要任务是分清主次、夯实跑步基本盘。
好消息在于,特步押注多年的跑鞋领域正展现强劲的增长潜力。
市场调研公司NPD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全球鞋类市场增速放缓明显,但高端跑鞋价格2024年仍保持上涨态势。
NPD指出,自2020年疫情开始以来,跑鞋类别的销售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运动鞋。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热度渐起,国民对长跑运动的参与度显著增加。
据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统计,2024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671场,参赛人次约656万人次。艾瑞咨询测算,未来中国有近3亿的大众跑者,1亿核心跑者。
国信证券研报提出,跑步鞋驱动运动行业增长的效应越发明显。
耐克为遏制大中华区业绩的下滑,已决心重振跑步鞋产品线。耐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董炜公开表示,中国跑步市场潜力巨大,将加大对跑步业务的投资。
安踏、李宁等头部品牌蓄势待发,Hoka One One、萨洛蒙等小众品牌也各有拥趸。
在跑鞋垂类“耐了十多年寂寞”的特步,或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近年特步的销售费用逐年增长。
2021年至2023年,特步销售费用由18.91亿元增长值33.69亿元,销售费用率由18.8%升至23.5%。
从长远的角度看,特步选择聚焦跑鞋赛道,更多是为了避开巨头锋芒。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的马太效应可能会愈发明显。
2024年上半年,特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6亿元,同期安踏、李宁分别已有85.02亿元、27.3亿元。
年初,市场热议李宁与安踏奥运赞助权益交替之际,特步依旧缺少在奥运赛事级别的曝光。
特步想要进一步缩短与对手的距离,或许还需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