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率先发行美元债,高质量房企引领突围

绿城中国Voice
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

 

绿城中国发行美元债,让房地产行业迎来破冰时刻。

2月14日,绿城中国公告,已在2025年2月13日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认购协议,计划发行本金总额为3.5亿美元、年利率为8.45%的优先票据。

知情人士透露,债券的价格较初步价格指引低40个基点。表明投资者对于绿城中国这家龙头房企的看好。

野村国际信贷部门分析师Iris Chen表示,绿城中国是一家罕见的优质中国房地产发行人,其融资渠道稳健、运营良好。

曾几何时,房企是中国企业美元债发行的助力,但随着行业出清,投资者对于地产美元债发行趋于谨慎。克而瑞数据显示,在2023年,房企境外发债规模只占融资总规模的3%,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发行更是少数。

在机构投资者的配置中,地产美元债的配置比例也降至很低比例。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只有当房地产风险真正出清,大量资本重返地产美元债市场,才可能让地产美元债发行额出现实质性复苏。

这个背景下,绿城中国这笔美元债发行颇为不易。背后折射出绿城中国的信用底色,以及战略定力下的财务韧性。

2024年,绿城新增货值1147亿元,销售金额2768.5亿元,位居行业前三,且代建业务持续贡献现金流。其“轻重并举”模式(重资产开发+轻资产代建)在行业下行期展现出独特的财务弹性。此次发债进一步延长债务久期,降低短期偿债压力,为后续核心城市土储拓展预留空间。

包括标普和穆迪在内的评级机构,也对绿城中国给出远超同行的评级。

产品力上,绿城中国在多个一二线城市打造出优质项目。2024年,绿城交付241个项目、超15万套住宅,实现100%交付率,销售均价同比上涨2.6%至29069元/平方米,印证了市场对其产品的溢价认可。

以苏州玫瑰园为例,项目四开四罄,累计销售额达53.6亿元,成为苏州高端住宅标杆。

通过行业首创的 “全维实景示范区”,绿城中国从“造房子”到“造生活”, 通过下沉式庭院、立体景观、软硬装一体化等细节,提前兑现居住场景承诺。2024年客户满意度在16个城市登顶,印证了“所见即所得”的交付力。

如果将产品力比作绿城的“矛”,其管理体系的革新则是支撑长期主义的“盾”。2025年,绿城将以精益管理、数字赋能、人才活水等八大关键词,构建高质量房企的系统能力,并将着手编制战略2030规划。

绿城中国凭借产品力的持续突破,以及管理体系的革新,已然成为中国房企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站稳房企综合实力第一梯队。

当前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从“规模竞赛”到“品质生存”的转折点。绿城的实践表明,高质量房企需具备三重能力:产品迭代的“加速度”、财务纪律的“定力”,具备行业信心的“灯塔效应”。

绿城此次发债的成功,打破了“房企美元债市场冻结”的悲观预期。其示范效应可能带动更多优质房企重启融资,缓解行业流动性危机。

绿城此次动作不仅是自身实力的证明,更是行业信心修复的风向标。

每一场行业周期调整,即是挑战,也是机会。当部分房企仍在为生存挣扎时,绿城已率先进入“战略2030”的谋划周期。从产品力到财务力,从组织力到战略力,其系统性能力的构建,标志着中国房企正从“高增长”转向“高价值”的新纪元。

此次美元债发行,不仅是绿城自身实力的印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未来分化的必然——唯有真正的“高质量玩家”,方能穿越周期,向阳而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