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王炸?微信搜索接入Deepseek意味着什么...

180K
微信作为一个超级AI wrapper,有数据、有应用场景、有生态,接入Deepseek不仅意味着腾讯搜索变现有望加速,而且每天超过40亿次的打开数量可以给云计算的调用数量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刚刚进来的突发消息,时间紧迫,简单做一个first take;

1/ 腾讯没接入deepseek之前,每日搜索量是6亿次(数据来自管理层),仅仅产生10亿人民币左右的广告收入(微信对于货币化一如既往地克制);作为对比,百度每日搜索量大概在15亿次左右(每人每天6.5次),大概产生了650亿人民币左右的收入;抖音的搜索收入体量也在这个水平。

2/ 豆包 + kimi 的出现,给腾讯搜索变现加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前几天的时候就有看到Bernstein家就着这个思路做过一些猜想;

3/ 随着模型能力日益接近(deepseek开源之后大家基本实现了模型平权),数据 vs 生态驱动的飞轮需要大大加速(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腾讯需要在这个时候把混元放在一边,直接调用deepseek去竞争卡位);微信作为一个超级 AI wrapper,有数据(公众号朋友圈这类巨量数据),有应用场景(比如在看什么旅游攻略之后,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和好友群聊),有生态(腾讯广告基建依然很强,更别说微信小店之类了)

4/ 习惯 vs 心智;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支付宝被微信红包“偷袭”;一点习惯了用微信发红包,你就不会再用其他软件去发红包了。在这个角度上,豆包这类应用目前可能会处在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比赛一下子从,字节豆包 vs 腾讯混元,变成了字节豆包 vs 微信 + deepseek;字节先发优势一下子就没有了。

5/ 苹果和微信各自接入大模型,其实是很符合逻辑的。我之前写过,微信和苹果的概念是一样的,都是流量生意;只不过一个是硬件入口,一个是软件入口;作为流量入口,苹果给谷歌开搜索,获得20%的利润收益;腾讯给PDD,美团开入口,获得20%左右的股权;

6/ 对于云计算的增量?之前公众号也聊过(2月13日那篇),我们给苹果+阿里云的增量做了个测算,用的是3亿中国区体量 + 1.5次的siri调用;但是这里微信的体量更加可怕(苹果+安卓);微信的打开数量可以给调用数量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高盛给阿里云的测算;

7/搜索 + 电商 + 游戏 + 社交 + 短视频,腾讯都有了。

本文来源:180K,原文标题:《深夜王炸?微信搜索接入Deepseek意味着什么...(2月15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