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回归,阿里大步迈向AI时代

新开始。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性人物,马云曾经开创了中国电商模式。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他又带着阿里押中了AI赛道。

2月17日,马云和任正非、雷军、曾毓群、马化腾等众多知名企业家在京出席了民营企业座谈会。会议肯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AI时代正在加速到来,隐退多时的马云再次现身,无疑是对阿里AI的肯定和鼓励。

在AI赛道追赶两年后,中国AI资产迎来重估,阿里成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叙事的核心,股价创下三年来新高。接下来,马云将带领阿里勇闯AI时代。

风向标

作为阿里灵魂人物,马云的一举一动早已成为外界窥探阿里动向的晴雨表。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前,马云已经开始频繁露面。2月以来,马云先是出现在杭阿里总部,并闪现闲鱼、夸克两个部门,随后又出现在长沙,参观盒马鲜生星沙万象汇门店。

与此同时,阿里和苹果达成合作,将为国内版苹果手机提供AI服务。苹果对供应商要求非常严格,这次在国内众多AI模型中选择阿里巴巴,核心原因是看中其模型和应用部署能力。

更重要的是,苹果非常看中合作伙伴在合规性和影响力方面的表现,有了苹果这个全球科技巨头的背书,意味着,阿里朝着AI时代扎扎实实地迈出了一大步。

阿里走到今天并不容易。而这一切,早在前两年就有迹可循。

去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阿里巴巴三年整改顺利完成,取得良好成效。随后,阿里顺利在港交所完成双重主要上市,并很快纳入港股通。种种迹象表明,悬在阿里头上的紧箍咒被拿掉了。

这三年,阿里股价较三年多前的历史高点跌去了75%,电商主战场竞争烈度加速升级,上云需求受抑制。在震荡中,阿里逐渐稳定电商市场竞争格局,并锁定电商和AI两大核心战略,这背后都有马云的身影。

据华尔街见闻盘点,马云至少有三次关键发声,不仅能为阿里指出发展方向,提振阿里团队的竞争士气,还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影响阿里。

2023年5月,马云给淘天开了一场沟通会,为淘天指出了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同时,马云指出,淘宝天猫的组织要实现扁平化管理,鼓励公司大胆起用年轻人。这才有了80后少壮派的集中上台。

2023年11月底,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成为彼时美股市值最大的中概股。面对士气低迷的阿里员工,在阿里市值即将被超越的前夕,马云回帖表示,“我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2024年4月,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首次坦承,过去几年里,阿里落后了,淘天集团的问题在于忽视用户体验。“我们砸了自己的脚,没有真正关注给用户创造价值。”

就在外界担心阿里能否重新扭转局面时,马云再次站了出来。他高度肯定蔡崇信和吴泳铭组成的新管理层的变革勇气,称阿里巴巴已重回健康成长轨道,并支持继续改革。

马云退休五年来首次以长文的形式分享自己对阿里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过去一年新的管理层做出了种种改变,不仅是突破昨日固化的战略,更是打造未来的阿里。”马云如是表示。

此后,阿里在电商市场逐渐找回自己的节奏。去年11月,阿里发布2025财年Q2财报,实现收入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表现稳健。双十一期间,阿里成交总额强劲增长,品牌成交和买家数量创新高。

在阿里电商业务逐步回归正轨的同时,马云多次为AI摇旗呐喊,坚定看好AI时代。

马云认为,AI是破解电商竞争的核心。“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

“从今天来看,未来20年的AI时代能带来的改变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为AI会是一个更加伟大的时代”。在蚂蚁集团20周年年会上,马云表示,AI将是开启蚂蚁下一个阶段的钥匙。

如今,随着马云正式回归公众视野,阿里也将开启一个全新的AI时代。

再起飞

11年前,马云带领万亿电商平台阿里奔赴纽交所,凭借250亿美元的融资额打破全球IPO纪录,阿里上市也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故事。

11年后,阿里股价再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这是阿里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时刻,资本市场对阿里的估值逻辑从电商转向AI,阿里作为云厂商彰显出增长想象力。

去年12月份以来,DeepSeek掀起了一轮算力成本革命,由此中国AI资产进入重估时刻。作为重投AI的科技巨头,阿里成为这一轮中国AI资产重估的核心标的。

百亿私募和谐汇一研究部TMT组组长凌晨认为,DeepSeek爆火之后,DAU流量快速放大,DeepSeek本身的存量算力无法承接这么大的泼天富贵,扩容需求将由阿里云在内的云厂商承接,进而带动业绩增长。

云计算是规模游戏,规模越大,利润越高。在凌晨看来,国内云厂商格局基本很清晰,就是阿里、腾讯和华为,唯一可能产生变量的是字节跳动。

IDC数据显示,阿里云蝉联中国关系型数据库整体市场份额第一,在公有云业务双位数增长的驱动下,阿里云同时在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取得了38%的市场份额,连续五年位居首位。

2月17日盘中,阿里港股最高报129.5港元,创下三年来新高。年初以来,阿里市值飙涨了6000多亿港元,最新市值达到2.32万港元(约为人民币2.17万亿元)。

阿里AI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演绎,核心取决于两点,首先是资本市场周期和市场情绪,长期来看,阿里AI估值要落到业务增长潜力上。

摩根士丹利的Yang Liu分析师团队最新报告发现,中国数据中心(IDC)企业的估值较全球同行折价约50%,这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随着超大规模AI资本支出的增加,IDC企业有望迎来EBITDA的显著提升,从而推动估值修复。”

美东时间2月14日收盘,亚马逊和微软的市值分别为2.42万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7.6万亿)和3.04万亿美元(约为人民币22.1万亿)。凌晨认为,相对亚马逊AWS这样的巨头估值差了很大,阿里AI还是有很大的估值重估潜力。

2024年11月15日,阿里公布最新季度业绩,阿里云季度收入296.1亿元,同比增长7%,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阿里云将产品结构转向利润率更高的公共云产品,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目前,阿里云的优势在于,阿里对AI进行了全方位布局,从算力到开源大模型均有覆盖,阿里还将AI应用到电商等各个业务场景,同时,阿里还入股了月之暗面、MiniMax等初创公司。

不过,挑战也不容小觑。阿里云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收入规模远小于全球主流云厂商,比如,亚马逊AWS的收入规模是同期阿里云的6.7倍。

马云想要把阿里打造成一家存活102年的好公司,如今,四分之一时间已过,阿里的资本故事已经从电商演绎到了AI,阿里云能否抓住AI时代的机遇趁势而起,这是阿里的必赢之战。

参加座谈会只是一个开始,马云和阿里终于开启AI新篇章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