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期中国科网公司已有非常显著的涨幅,拉长历史周期看,我们仍处于AI时代的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美国AI袪魅,中国AI在狭缝中突围。DeepSeek可以被看作中国科技领域的“上甘岭”,实现了自主创新与突破。但这场“战役”远未结束。从突破到引领,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落地,从改变预期到创造价值,从本土低质量内卷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企业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因此,我们长期看好中国科技乃至更大范围资产的重估和成长空间,尤其是在2018年中美博弈导致估值显著承压之后。未来,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都有机会带来系统性的估值提升。但同时,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亦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
DeepSeek以优异的性能、显著下降的成本、开源生态引发“蝴蝶效应”。
DeepSeek注册用户过亿仅用7天,打破ChatGPT用时2个月的记录。当前DeepSeek日活用户已突破3000万,成为全球最热门的AI大模型,引发中国AI资产重估。
复盘ChatGPT推出带来的美国科技公司重估:2023年至今,纳指累计上涨100%,龙头公司英伟达股价上涨8.5倍,市值挺进全球前三,应用端Palantir、Applovin等公司异军突起,同期上涨17.6倍和47.4倍,中美科技股估值差扩大。1月至今,阿里巴巴、中芯国际、比亚迪、小米集团等龙头公司股价分别上涨51%、43%、37%、30%,IDC和云基础设施公司亦有显著涨幅,中美科技公司估值差开始收窄。DeepSeek以一己之力,改变“美国AI断崖式领先”的预期,从而改变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价值的判断。这家成立于2023年7月、员工数量仅有100多人的创业公司的突破,在2018年中美博弈久战不输的背景下,是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一个缩影。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
产业影响:DeepSeek带来AI平权,改变全球科技格局,提升算力需求,点燃应用爆发的期待。
从V3到R1,DeepSeek大胆创新算法设计、极致优化硬件性能。
DeepSeek在算力受限条件下,率先复现GPT-o1,数学、代码、自然语言的表现比肩o1,独立开源RL-Scaling技术。V3版本通过MoE、MLA等创新架构,以及改变训练策略,实现低成本高效训练,据DeepSeek-R1文档披露,其预训练成本近不到600万美元。R1版本探索从监督微调SFT到零监督微调,通过GRPO和高效奖励系统结合,在实现性能提升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DeepSeek打破美国在AI竞争中的垄断优势,AI平权将改变全球科技产业格局,亦点燃应用爆发的期待。
当前,我们处在AI应用爆发前夜,算力需求将率先启动。字节跳动豆包、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公司有望快速跟进创新,垂类模型百花齐放。
模型公司竞速,带来训练算力需求“脉冲式”增长;推理算力需求、大企业大模型本地部署需求亦高速成长。我们看好AI云计算、AIDC数据中心、AI芯片及高端制程公司的投资机会。应用端,智能驾驶、AI广告、AI agent、AI手机、具身智能等场景有望逐渐落地。
应用展望:AI的未来不仅在于追逐更强大的模型,更在于通过AI应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
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落地,从改变预期到创造价值,从本土低质量内卷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企业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当前,美国大模型公司仍然显著领先,在多模态、世界模型、强化学习等前沿领域仍有较强优势。展望未来,美国仍将持续拉高AI的技术上限,中国更大的机遇在于将AI技术与传统产业基础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
我们判断,智能驾驶、AI广告、AI agent等领域应用将率先落地,在2025年开始贡献营收增量、改变市场格局。三季度苹果iPhone17的创新值得关注,AI phone可能带来新一轮端侧智能机遇,中国本土大模型如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有望参与其中。具身智能受益于中国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有望成为中国又一个优势产业。从行业应用上看,AI+互联网、AI+金融、AI+医疗、AI+工业、AI+交通运输有望率先落地。从业务链条看,AI+审计、AI+监管、AI+研究,有望显著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更远的未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联通、相互影响,元宇宙的未来有望加速到来。
重估逻辑:科技领域的研发支出从“负估值”到“正估值”。
后疫情时代,中国科技资产持续低估,主要由于:1)盈利增速放缓,导致投资人对主业盈利增长的信心不足;2)中国AI被认为“代际落后”,新业务“研发投入”被理解为“亏损”而侵蚀估值。过去几年,中国科技巨头往往被整体法PE估值,新业务研发导致的亏损因此以负估值体现在总市值中。主业盈利增承压,加剧了中美科技巨头估值分化。DeepSeek带来的重估,表面上看是提高了龙头公司PE估值倍数,深层看,是中国AI资产从负估值向正估值的转变。未来,如果出现经济预期好转,主业估值倍数有提升空间;AI业务一旦实现显著的收入贡献,亦有望出现PS分部估值的转变。我们判断,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仍处于早期。未来,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都有机会带来系统性的估值提升。但同时,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亦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
投资机会:中国AI资产首推互联网,关注算力和国产芯片制程、智能驾驶、AI agent。
中国AI加速迭代,国产大模型和智能云公司有望显著受益。互联网既是AI的重要落地场景,如微信接入DeepSeek、AI广告加速落地、AI内容生成需求提升等;也是智能云和国产大模型的提供方。中国AI的宏大叙事下,互联网公司价值重估将持续,但重估的持续性取决于龙头公司业绩的逐季验证。算力方面,类似于英伟达在过去两年美股资产重估中的地位,中芯国际在未来1-2年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芯国际的定价权、高阶制程的收入增速和盈利能力,将有望成为市场重要的方向性指引。应用端,智能驾驶在2025年将望实现渗透率的翻倍增长,中国汽车业初探全球化。传统企业开始尝试本地部署DeepSeek,加速AI大模型应用落地,AI+金融、AI+医疗、AI+工业、AI+交通运输等领域值得关注,AI agent将望成为重要的应用落地形式。此外,AI将望反哺产业数字化升级,带来传感器、PC、服务器、IT服务公司的业绩机遇。
投资策略:
我们维持《科技产业2025年1月投资策略—关注国产AI模型和算力制程,智能驾驶进入加速发展期》(2025-1-14)报告中的判断,中国AI资产的吸引力正在逐渐显现,头部AI公司有望获得业绩驱动的阿尔法投资机会。头部AI公司估值相对美国可比公司仍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一旦美股科技股出现由CAPEX增长放缓导致的业绩和估值双重压力,中国资产吸引力将望进一步显现。重点关注国产大模型和智能云、中国AIDC、国产算力制程、智能驾驶、AI agent和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
本文作者:许英博S1010510120041、徐涛S1010517080003等,来源:中信证券研究,原文标题:《中信证券|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