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元宝要弯道超车了?

腾讯已全军出击。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周智宇

作为腾讯旗下首个AI原生APP,一向“佛系”的元宝,在DeepSeek爆火后,也开始积极揽客了。

从接入DeepSeek大模型,到2月18日,腾讯宣布将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元宝试图以“技术互补+流量协同”的组合拳,在竞争白热化的AI应用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野心越来越藏不住了。

华尔街见闻从腾讯方面获悉,近期微信搜索灰度测试AI搜索,用户对DeepSeek模型的使用热情远远超出预期。为了让更多更多用户方便稳定地体验和使用DeepSeek,腾讯内部紧急协调部署,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给用户提供更多入口和选择。

也就是说,尽管目前微信AI搜索灰度测试覆盖的用户还很少,但调用量依然产生了巨大的算力消耗。拥有超13亿月活量的微信,显然无法在短期内满足所有用户使用AI搜索的需求,因此只能选择将泼天流量让给“兄弟APP”。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从2月18日开始,尚未被灰度到AI搜索的用户,点击微信对话框顶部的搜索栏,进入微信搜索,将有机会在页面中看到“下载元宝(体验DeepSeek-R1)”。

微信作为腾讯生态的核心入口,其流量分配策略一贯谨慎,更多聚焦于自身功能优化,而非主动为其它应用导流。

此次通过微信搜索入口分流下载元宝的动作,体现出腾讯在AI战略上的重大转向,既标志着元宝将更主动地引流,也有腾讯对C端AI场景的野心。

在ChatGPT掀起AI大模型热潮两年多后,可以明显看到,如今AI领域的战火已然从大模型底层技术研究更多向应用落地转移。

腾讯内部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腾讯正在以高效的组织变革,持续推动AI时代的产品布局和升级。

在年初的腾讯年会上,马化腾曾透露,负责腾讯混元大模型开发任务的TEG(技术工程事业群)进行了架构调整,将更聚焦做技术底座,产品化则希望其他事业群一起推进。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今年1月腾讯元宝从TEG分拆到 CSIG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由腾讯会议团队负责。此举让元宝更专注于市场落地,而TEG则集中提升模型性能。

此外,腾讯会议如今是腾讯toB的王牌产品,如今将元宝交到其团队手中,也可见腾讯对元宝商业化的重视。

今年以来,腾讯的AI战略加速快跑,产品新矩阵正在逐步浮出水面。

华尔街见闻从腾讯内部获悉,继腾讯元宝从TEG转入CSIG之后,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更多产品和应用也将汇入CSIG,共同成为腾讯面向大模型时代打出的全新产品组合。

相应的,组织架构也在进行一系列调整,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产品所在的团队和组织将从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调整至CSIG。

春节过后,腾讯全线产品都在坚定敏捷的推进智能化升级。元宝、ima、QQ浏览器、腾讯文档、腾讯地图、QQ音乐等都宣布同时支持混元大模型与DeepSeek-R1模型“双引擎”,微信搜索也上线了“AI搜索”功能并接入DeepSeek-R1,搜狗输入法也在评估和规划中。

腾讯选择“混元+DeepSeek”双引擎的策略已浮出水面,而在其打造的一众AI产品矩阵中,元宝作为未来AI产品先锋的地位毋庸置疑。

腾讯希望元宝能成为每个人口袋里的“全能AI助手” ,同时,从AI搜索的能力上来看,元宝也像一个连接器,链接了腾讯内部所有的生态,包括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等。

不过,与不少大厂投流抢夺用户和流量不同,腾讯元宝在去年5月上线后,似乎也不急着招揽用户。刚上线时,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曾透露,投流买量并不是元宝现在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此背景下,腾讯元宝的用户规模有些掉队。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去年12月,字节旗下豆包已然成为中国月活用户数最多的AI原生应用,月活量达到7523万,而腾讯元宝只有211万,排名第八。

如今DeepSeek带来的模型平权,直接洗牌了整个AI行业,让AIGC产品的竞争似乎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所谓的先发优势似乎也不在了。凭借着腾讯的超级流量池,元宝如今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