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G1,算法升级

上海证券报
2月25日,宇树科技最新披露的视频显示,G1在室外打起了功夫,左右勾拳有模有样。在完成旋风踢这一复合动作时,G1从旋转身体、抬腿、横踢到站定,颇为丝滑。

算法升级,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上街化身“功夫BOT”。

2月25日,宇树科技最新披露的视频显示,G1在室外打起了功夫,左右勾拳有模有样。

在完成旋风踢这一复合动作时,G1从旋转身体、抬腿、横踢到站定,颇为丝滑。

或是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视频疑似AI生成”的误解,此次G1特意挂上了一个工牌,旋转踢腿时以慢动作呈现。

在第二次落地时,G1重心略有不稳,但很快恢复平衡。

一周前,宇树科技发布G1视频,并表示“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不过,该视频意外被平台标记为“疑似使用AI生成技术”。

对此,宇树科技市场负责人回应称,该视频并非合成,并发布了一条实拍视频。视频中,工作人员在机器人身后放置了一面镜子,可以看到机器人的背面。机器人在跳舞时,尽管有工作人员用棍棒进行干扰,但依然能够稳定完成动作,打消了外界质疑。

在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宇树科技市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四足机器狗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人形机器人则主要面向开发者。开发者可以在宇树科技的硬件基础上,通过调整机器人的感知运动算法来进行二次开发。

此次发布的新视频,也证明了宇树科技G1二次开发的更多可能性。2024年11月,宇树科技宣布,为了推进全球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开源G1人形机器人操作数据集,适配多种开源方案。

开源是指将软件、硬件等项目的源代码、设计资料等向公众开放,以此打破信息壁垒,让其他参与主体可以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避免重复劳动,并提高创新效率。

与大模型开源相比,人形机器人的开源不仅涉及软件层面,还包括硬件设计等物理层面,需要考虑机械结构、传感器布局等复杂的硬件因素,还要处理软件与硬件的适配等问题。

此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英伟达等研究机构和企业便基于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发布了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算法、框架,使得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大幅提升,从而完成投篮、胯下运球等复杂动作。

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朱其罡认为,具身智能行业开源硬件设计(如传感器接口标准)可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技术标准化;企业通过开源基础模型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形成技术壁垒;开源软件可减少重复开发,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近日,加入开源队伍的企业越来越多。2月25日,智元机器人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大型仿真框架AgiBot Digital World,为机器人操作提供仿真数据生成方案、预训练的大规模仿真数据和模型评测标准,同步开源海量仿真数据。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宇树科技G1,算法升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