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力股份:2024年营收增24%扭亏为盈,光伏与储能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公告小助手

核心要点总结

  • 业绩扭亏为盈: 英力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6.7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9.33%,成功扭转上年亏损局面。基本每股收益由-0.27元转为0.06元。

  • 扣非净利润转正: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资产处置损失、部分政府补助、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资产减值等影响)后,净利润达1300.53万元,同比增长144.48%,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 现金流激增,但应收应付影响显著: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51亿元,同比激增224.19%。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差异巨大,主要因固定资产折旧(1.07亿)、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1.48亿)及存货减少(2230万)贡献正现金流,但被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大幅增加(-2.00亿)所部分抵消。收到的政府补助现金同比锐减。

  • 现金储备提升: 期末货币资金增至1.99亿元(年初8255万),其中受限资金165万元(保证金等),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7亿元。境外美元存款约5143万元(折合)。

  • 光伏与储能成新增长引擎: 光伏相关业务(组件、工程、发电、电站处置)合计收入达2.17亿元,同比激增,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1.77%。其中光伏组件及工程收入1.88亿元(毛利率8.7%),发电收入1456万元(毛利率30.8%),处置电站收入1451万元(源于子公司处置)。旗下子公司飞米新能源营收2.24亿元,录得净亏损269万元。新设大量新能源项目及储能子公司,并对美国子公司增资。完成首款工商业储能产品研发,布局户用储能。投资性房地产从750万增至2144万,主要因子公司飞米部分厂房出租带来租金收入(年收入211万元)。

  • 笔电主业稳健,AI PC带来机遇: 消费电子结构件模组及精密模具收入合计16.15亿元,同比增长11.4%,仍占营收主体(87.6%)。其中结构件模组收入15.75亿元(毛利率10.47%)。公司看好AI PC带来的市场机遇。成本结构显示材料占比上升、人工占比下降。

  • 客户集中度高,应收款项增加: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90.52%(其中联宝(合肥)占比39.77%)。期末应收账款达7.22亿元(账面价值),占总资产24.36%,前五大客户占期末应收账款余额88.8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稳定,但周转率略降。期末新增应收票据4377万元。其他应收款因出口退税及内部往来增加而增长。应付账款从5.88亿增至7.15亿。

  • 财务指标与风险: 综合毛利率为10.64%(2023年重述后为11.49%)。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净收益1939万元)大幅增加而同比减少62.13%至929万元,有效对冲了2955万元的利息支出(含少量租赁利息48万)。投资亏损619万元(主要为远期结售汇已实现亏损861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11万元(主要为远期结售汇未实现收益)。资产减值损失1420万元(存货减值1813万,同比减少;固定资产减值243万)。信用减值损失445万(应收坏账为主)。营业外支出因固定资产报废损失(94万)增加。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从9414万元增至1.24亿元。所得税费用为负(-121万),因递延所得税调整。外销收入占比73.12%(13.4亿元),面临汇率风险(期末美元应收账款约5.54亿人民币,美元及新加坡元短期借款合计约1.59亿人民币)。汇率敏感性:人民币对美元每变动10%,影响净利润约375万元。利率敏感性:浮动利率借款利率每变动100基点,影响净利润约378万元。流动比率(1.08)和速动比率(0.77)有所下降。存货周转率有所提升。年末对外担保余额1.93亿元,占净资产13.90%,部分涉及高负债率子公司。

  • 资产结构变化与融资: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41.23%至12.42亿,主要因光伏电站资产增加;在建工程大幅减少。短期借款增至4.25亿元,长期借款增至6555万元(主要为光伏项目抵质押借款),新增长期应付款3612万元(光伏电站融资租赁,新增融资租入固定资产4019万)。资产受限情况显著增加,期末受限资产账面价值达4.75亿元,主要为借款抵押/质押。子公司飞米新能源总资产8.5亿元。

  • 资本运作: 完成可转债“英力转债”提前赎回及摘牌,负债部分约2.62亿元转股、170万元偿还,应付债券清零;资本公积因此增加3.49亿元。总股本增至1.795亿股(含转增及转股)。

  • 战略调整落地: 变更可转债募投项目,约2.44亿元投向光伏电站、技术改造和储能研发中心。

  • 研发投入: 绝对金额增至6351万元(+18.10%),占营收比例微降至3.45%。主要投向职工薪酬和材料费。

  • 股东回报与信心: 拟每10股派1元转增2股(2023年度每10股转增2股已于报告期内实施,支付股利660万元)。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延长锁定期,完成增持承诺。

  • 审计与治理: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为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更换部分独董及监事。


新闻稿正文

标题:英力股份2024年报:营收增24%扭亏为盈,新能源贡献跃升,经营现金流飙升224%

(2025年3月发布) – 专注于消费电子结构件模组及新能源领域的安徽英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力股份,300956)近日发布其2024年年度报告。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温和复苏、AI PC概念升温,以及公司加速向光伏储能领域转型的多重背景下,该报告详述了公司在关键转型期的财务表现与战略执行情况。

报告核心数据显示,英力股份在2024年成功实现了业绩的“V”型反转。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1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8%。更为市场关注的是,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23年的亏损3501万元大幅转正至盈利1026.77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29.33%。

在剔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如投资损失-619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420万元、固定资产报废损失-94万元、政府补助111万元主要源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后,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修复更为显著。2024年扣非净利润达到1300.5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923.92万元,实现了144.48%的同比增长。这对于评估公司核心业务健康度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积极信号。

财务健康度的另一关键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报告期内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该数据达到1.51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4662万元,同比激增224.19%。然而,财报附注中的净利润到经营现金流调节表揭示,现金流激增背后,固然有销售回款增加的因素,但也显著受益于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大幅增加(+1.48亿元),同时被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大幅增加(-2.00亿元)所拖累。折旧(1.07亿)和存货减少(2230万)亦是重要贡献因素。同时,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也从年初的8255万元大幅增至1.99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7亿元),显示现金储备有所增强。

财务细节扫描:毛利微降,汇兑收益助阵,风险敞口受关注

深入分析2024年的财务数据,英力股份的基本每股收益已由负转正至0.06元/股。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从2023年的11.49%(经重述)略微下降至10.64%,部分受到会计政策变更(保证类质保费用重分类至成本)的影响。存货账面价值有所下降,周转率从3.28次提升至3.73次。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同比显著下降62.13%至929万元,主要受益于高达1939万元的汇兑净收益(部分抵消了远期结售汇的已实现亏损),这大幅覆盖了2955万元的利息支出。利率风险方面,年报测算显示,以浮动利率计算的借款利率每变动100个基点,将影响公司净利润约378万元人民币。公司外销收入占比高达73.12%,显著的美元敞口(期末美元应收款约5.54亿人民币,美元及新加坡元短期借款合计约1.59亿人民币)使得汇率波动持续影响利润。据年报披露的敏感性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变动10%,将影响公司净利润约375万元人民币。投资收益录得-619万元,主要为远期结售汇的已实现亏损(-861万元),但被部分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11万元)所缓和。公司持续运用远期外汇合约等工具以规避外汇风险。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至1420万元,存货跌价损失(-1813万元)是主因,但较去年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从年初的9414万元大幅增加至年末的1.24亿元,表明部分子公司亏损持续或有扩大。最终全年所得税费用录得-121万元(税收收益),主要源于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尽管现金储备增加,但流动比率(1.08)和速动比率(0.77)较年初有所下降,显示短期偿债能力略有减弱。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7.22亿元,周转率略降至2.87次。应付账款则从5.88亿元增至7.15亿元,对经营现金流形成支撑。

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对外担保情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的实际担保余额合计达1.93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13.90%,其中6834万元涉及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子公司。基于业绩好转,公司董事会提出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注:2023年度每10股转增2股方案已在2024年内实施完毕,支付股利660万元)。

资本运作与资产负债:可转债清零推高资本公积,借款增加受限资产翻倍

报告期内,英力股份完成“英力转债”的提前赎回与摘牌。约2.62亿元的债券负债成功转为股本,直接推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大幅增加3.49亿元,优化了负债结构。

从资产负债表看,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29.64亿元。固定资产增长41.23%至12.42亿元,主要源于光伏电站项目完工转固(相应在建工程大幅减少)。为支持业务扩张,特别是新能源投入,短期借款增至4.25亿元,长期借款增至6555万元(主要为光伏项目抵质押借款),并新增3612万元长期应付款(光伏电站融资租赁所致,报告期内新增融资租入固定资产4019万元)。伴随借款增加,资产受限情况显著加剧,期末因抵押/质押等原因权利受限的资产账面价值合计达4.75亿元,较年初翻倍。整体资产负债率微降至53.19%。

笔电主业回暖,成本管控持续

作为英力股份的传统支柱,消费电子结构件模组及精密模具业务在2024年实现稳健增长,合计收入达16.15亿元(占总营收87.6%),同比增长11.4%。公司明确看好AI PC带来的机遇。研发投入绝对额增加18.1%至6351万元,主要用于人员薪酬及材料消耗。

成本结构变化反映其自动化战略:直接材料占比升至70.49%,直接人工占比降至11.87%。客户高度集中依然是焦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90.52%,第一大客户联宝(合肥)占比39.77%。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中前五大客户占比亦高达88.83%。

新能源“引擎”轰鸣,战略布局加速

光伏相关业务是2024年增长的绝对亮点,合计收入达2.17亿元(占总营收11.77%),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光伏组件及工程收入1.88亿元,光伏电站发电收入1456万元,处置电站资产确认收入1451万元(源于报告期内处置两家项目子公司)。主要运营平台飞米新能源贡献2.24亿元营收,但净利润仍为-269万元,显示仍处投入期。

报告期内,公司战略转型动作频频,不仅变更了约2.44亿元的可转债募投资金投向光伏电站、技改和储能研发,还新设了大量新能源项目子公司(如重庆、惠州、深圳的储能科技公司,以及多家电站项目公司),并对美国子公司增资以拓展光伏储能业务。此外,子公司飞米新能源部分厂房开始对外出租,贡献了211万元的租赁收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