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三大灵魂问题:对股票怎么看?利率债跌完了没有?经济回暖了吗?

华创证券张瑜
华创证券指出,当前背景是:经济不好不崩+居民天量存款的乌合涌动+资本市场交易量有望偏活跃+无大牛市、无风格牛+有产业景气抱团的可能+货币政策最舒适或已过去。由此推演出的资产结论:科技产业景气有望形成主题共识+看股做债+港股大概率跑赢A股+利率和高股息依然有波段机会和绝对收益。

本次旬度会议,我们回答三个灵魂问题:对股票怎么看?利率债跌完了没有?经济回暖了吗?在大势研判部分,我将把股、债、经济做一个系统性的汇报。目前我的观点是“看股做债”,即先判断股,再判断债。具体而言:

一、看股做债的背景:经济弱而不倒+居民存款搬家

第一,目前逻辑清晰、可跟踪、可验证、且有较高胜率能做预判的,主要是经济和通胀数据。

1)经济,目前是“弱而不倒”、政策“托而不举,留有后手”的状态,从1-2月的数据来看,仍是供好求,量好于价,这意味着,企业盈利处在弱区间震荡,同时下行空间有限。

2)通胀,整体表现较为疲软,不过,CPI和PPI读数再创过去三年低点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2025年全年物价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需要警惕因开年新涨价因素偏弱,导致上半年CPI无法转正的风险。PPI均值预计在-1.7%左右,平减指数预计在-0.5到-0.7区间,相比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改善。但通胀整体格局的扭转,目前尚不明朗。

第二,目前逻辑清晰、可跟踪、可验证、但不好预判的,主要是股债的增量资金,包括居民存款搬家和货币政策两个范畴。

1)居民存款搬家,增加了非银存款的实体来源,而为了调控非银存款规模、防止资金空转,央行转而收紧资金面,减少通过银行体系向非银端的融出,这就使得居民存款搬家与货币政策形成了跷跷板效应。往后看,居民存款搬家仍有一定空间,2024年居民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19%左右,正常年份均值是14%-15%左右,因此大致仍有4-5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但具体规模、节奏难以预判。

2)货币政策,目前或难以看到进一步宽松。在过去一年,央行大致面临三重压力:汇率压力、预期压力(当经济面临失速风险时,通过降息降准稳定市场预期)和防空转压力(防范机构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当前,汇率压力和预期压力明显缓和,央行主要关注的是资金空转风险。所以在这个逻辑之下,当居民存款搬家时,央行需要收紧进行对冲。换言之,当居民大量储蓄时,央行能松就松;而当居民存款搬家时,央行则能紧则紧。

二、看股做债的实践:先看股,后看债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分析股债。大的逻辑是,在居民存款搬家取代央行成为释放资金的主要力量的背景下,股债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如果股出现大牛市吸引大量资金流入,那么债可能因资金抽离而走熊;反之,如果股票市场并非大牛市,只是部分产业出现抱团现象,那么债券市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呈现震荡态势。

(一)对于股:大概率能看到科技产业抱团

股市有宽基牛、风格牛、产业牛或个股牛四种状态,赚钱效应依次递减。目前来看:1)不太可能出现宽基指数大牛(盈利牛)的情况,这主要基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和通胀的判断。2)未看到明显的风格牛迹象,大盘、小盘、成长、周期等风格,宏观指标无法明确指示哪种风格将占优。3)不过,产业牛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科技股。我们认为今年科技股全年可能不止开年这一轮行情,后续仍有机会。主要依据有两点:

其一,客观上科技行业的景气度较高。信息传输业的景气度鹤立鸡群,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可能多数细分行业表现平平,而信息传输业增速达到20-30%。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大企业,年度资本增量有望在1500 - 2000亿,而整个信息传输业一年的资本开支约为7000亿,拉动至少在20%级别。与此相类似的是2014-2015年“互联网 +”行情,当时其他行业投资增速普遍不佳,但信息传输业凭借网约车、在线旅游、外卖等新业态,资本开支快速增长,资本市场亦有所反应。因此,今年科技行业的高景气度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后续的行情反复中,客观存在业绩验证的胜率。

其二,当前的经济环境有利于科技股的发展。在产业抱团的年份,经济既不能太热(市场风格向周期靠拢、赚盈利的钱),也不能过冷(压风偏)。而当前经济处于不好不坏的状态,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财政支出情况也可以验证这一点,如果财政支出大幅高于名义GDP,那么应该沿着财政支出找机会;如果是大幅低于,则可能压制风险偏好。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大约在4%上下、名义GDP增速在4.2% - 4.4%之间,二者大致匹配,这种经济状态对科技产业发展较为友好。

综上,我们对于股市的观点是,大牛市较难,但科技产业抱团的可能性较大。由于科技股的核心标的,如阿里、腾讯等多在港股上市,因此港股跑赢A股的概率较高。不过,由于前期已经有一定涨幅,目前赔率有所下降。科技股能否扩散到消费领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经济形势的变化,目前尚不可识别。

(二)对于债:调整最剧烈的阶段大概率已过

债的逻辑为:经济形势不好不坏 + 股票市场表现尚可 + 产业信息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居民存款搬家→非银存款大幅增加→为预防资金空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银行减少对非银机构的资金投放→DR007利率走高→债券利率上行。

从当前情况来看,一方面,资金端的DR007利率已接近临时逆回购利率的“夹层走廊上限”,对货币政策框架形成一定挑战;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三年国债利率已高于三年定存利率,且十年国债与DR007的利差已转正。综合判断,除非央行进入明确的加息周期(但当前经济形势并不支持),否则本轮债券市场调整最剧烈的阶段大概率已经过去。当然一般回调都会存在超调,如果债券市场调整幅度为100%,那么目前可能已经完成了70%-80%,调整接近尾声。往后看,债券的趋势性机会可能需要看到新的变化,例如经济不好不快or股市风偏不错or产业信心提振,这三个中需要至少有一个出现变化,央行才有松的可能,换言之,当DR007利率重新下行时,债券市场才可能出现新的投资机会,否则债券投资将以获取票息为主。

节奏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小波段,重点关注二季度经济的不确定性。如果二季度经济边际回落,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需求端表现弱于预期,例如关税对出口造成冲击、重大项目投资不足显现、地产库存去化缓慢等情况,权益市场可能会加大波动。此时,防御性的高股息板块和具有博弈性的弹性品种有望获得阶段性收益,消费板块中的低估值股票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债券市场则有望重新交易货币宽松预期。反之,如果二季度经济能够抵御外生冲击,没有出现上述边际恶化的情况,关注科技是否会向消费做一些扩散。目前,我们主观上更倾向于前一种情况,二季度可能会围绕7月份政治局会议展开政策博弈行情。

综上,当前背景是:经济不好不崩+居民天量存款的乌合涌动+资本市场交易量有望偏活跃+无大牛市、无风格牛+有产业景气抱团的可能+货币政策最舒适或已过去。

由此推演出的资产结论:科技产业景气有望形成主题共识+看股做债+港股大概率跑赢A股+利率和高股息依然有波段机会和绝对收益(利润弹性不出现,高股息就依然有其绝对投资的稳定性)+10y利率回归票息与波段,除非经济、股市或产业趋势出现明显变化,否则债市可能较难出现大的投资机会。

本文作者:张瑜,来源一瑜中的,原文标题:《张瑜:市场三大灵魂问题——张瑜旬度会议纪要No.109》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