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间,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银河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54.71亿元,同比增长5.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0.31亿元,同比增长27.31%。
年报披露:银河证券的财富、投行、投资交易、国际业务几块主力业务方向都在去年内大幅增长。
年报还显示,当年该公司积极运用新政策工具SFISF来增大权益投资规模。
主营业务数据扫描
盘点2024年银河证券年报,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近三年来逐年稳步增长,其中,总资产由2022年末的6252.23亿元提升至2024年末的7374.71亿元,上升17.95%。
经营业绩主要来源于财富管理业务、投资交易业务、国际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机构业务等。
具体细节如下:
财富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104.96亿元,收入同比增幅15.7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9.59%,
投资交易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63.44亿元,收入同比增幅45.9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7.88%;
国际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21.73亿元,收入同比增幅8.2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12%;
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4.79亿元,收入同比增幅11.8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5%;
机构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2.82亿元,收入同比增幅-26.4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0.79%;
其他母子公司一体化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151.98亿元,收入同比增幅-11.6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2.85%。
投资交易细节
如上文所述,银河证券过一年收入增速最高的业务是投资交易条线,高达45%。
银河证券在年报中透露了投资交易业务的些许细节:
其一,积极参与互换便利(SFISF)操作,有效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为A股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其二,有效投资支持半导体产业链核心节点企业。
其三,高股息专项投资始终顺应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和经济转型需求。
其四,积极打造FICC量化交易体系,有效提升量化策略的广度和深度。
其五,积极拓展大宗商品业务范围,获批碳排放权交易资格、上海黄金交易所做市商资格和银行间市场信用违约互换尝试报价机构资格。
投行收入保持增长
2024年,银河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11.80亿元。
在财务顾问业务上,2024年,公司完成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项目4单,交易金额为186.67亿元,行业排名第8。
在债券融资业务上,公司债券承销规模达4833.43亿元,同比增长34.65%,行业排名第7。其中,地方政府债承销规模为2863.53亿元,行业排名第5。
海外业务继续突破
银河证券的海外业务在中资券商中“出海”较早,除了中国香港市场,还符合东南亚市场。
年报披露:银河海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经纪业务市场排名分别为第1、第3、第4和第6,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市场份额均超过10%。
其中,完成23个港股IPO项目,承销278个境外债项目,参与发行158只离岸人民币债券;另主导完成了近年来泰国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泰国信贷银行IPO,募集资金达73.7亿泰铢(约2.0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