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泡泡玛特必谈MOLLY的日子似乎过去了。
2024年,“女明星”LABUBU成为了泡泡玛特的当家花旦。这个有着超长耳朵、笑起来露出9颗牙齿的“坏坏”形象,俘获了全球年轻人的心。
这些年来,“第一IP”的宝座从MOLLY传到SKULLPANDA,如今又落到LABUBU背后的THE MONSTERS系列手中。也可以说,泡泡玛特已无绝对意义上的“第一IP”,IP矩阵日益丰富。
同一时间,泡泡玛特对IP的商业化延伸、对海外市场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
2024年,泡泡玛特的业绩披露口径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首次将海外业务划分为四大区域,首次拆分出了手办、毛绒、MEGA、衍生品四大品类。
这些迹象都标志着:泡泡玛特已经摆脱了对单一IP、单一品类,乃至单一市场的依赖,走向多元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如今的泡泡玛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备向上裂变的增长动能。
LABUBU“破界”
泡泡玛特的业绩跃迁,离不开“女明星”LABUBU过去一年的的抢眼表现。搪胶毛绒一货难求,甚至出现了大批泰国游客组团来中国抢购的热闹场景。
搪胶毛绒的出现打破了室内摆件的场景边界,使泡泡玛特的产品首次“移动展示”在大街小巷。
这释放出了一个关键信号:泡泡玛特正在走出手办潮玩的“舒适圈”,通过更多高毛利新品类打开全新的消费场景。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Dustin Wei在研报分析中指出,“包挂饰为潮流玩具赋予了新的使用场景。‘炫耀’属性具有强大的病毒式传播潜力,扩大了泡泡玛特的潜在市场。”
具备社交属性和自我标榜意味的“炫耀”,往往是比“收藏”更大的市场。
“包包挂件的流行,有望使毛绒玩具的销量占比与传统手办平分秋色。”Dustin Wei认为。
2024年,手办收入占比降至53.2%;取而代之的是毛绒类产品1289%的爆发式增长,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2%大幅提升至21.7%。
由于毛绒系列产品仍处于产能爬坡状态,该比例预计仍有提升空间。
泡泡玛特首席运营官司德在业绩会上提及,过去一年,毛绒产品的需求增速远超供应链的提升速度,泡泡玛特正在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但产品规划流程完全跑通还需要时间。
除此之外,包含积木、饰品、甜品和乐园等在内的新业务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未来有望在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增加泛IP消费群体的触达机会。
理论上,基于爆款IP衍生的产品品类可以无限延伸,很难估算出单一IP的销售天花板。
不过在这一点上,泡泡玛特的理念是“少即是多”。产品开发方面相对聚焦而克制,使SKU总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泡泡玛特其实两年多以前就开始做毛绒产品,但一直没有特别完美的产品出现。直到搪胶毛绒在我们内部的产品会上出现,那一刻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对了。”司德说。
在司德看来,市面上绝大多数IP公司是靠内容做IP的,而泡泡玛特靠产品做IP。对泡泡玛特来说,好产品和好IP同等重要。
这一定程度对冲了品类扩张、销量增长带来的运营风险。
2024年,泡泡玛特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33天下降到了102天,整体周转效率有明显提升。
品类创新不仅为泡泡玛特打开了消费场景,也赋予IP更为生动的表达。LABUBU与搪胶毛绒产品的高匹配度,被认为是这一IP获得广泛喜爱的重要原因。
2024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总销售额超过30亿元,同比大增726.6%,成为旗下扛下最多营收的第一大IP。
LABUBU没有复制MOLLY的道路。它的“成名”并非依赖门店陈设曝光,而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实现,为泡泡玛特带来了品牌粉丝、潮玩受众以外的群体,实现了超强的粉丝粘性。
这个过程并非偶然,而是泡泡玛特持续运营投入的结果。
早在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落地的2023年,泡泡玛特就有意通过偶装表演、积木及手办产品丰富LABUBU的IP内涵,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大传播力度。
从这一角度看,LABUBU的成功也标志着公司的IP运营机制进一步成熟,爆款打造能力初步得到市场验证。
当前,泡泡玛特过10亿元级别的大IP达到四个,年销售额破亿的IP达到13个。
除爆发式增长的THE MONSTERS外,在海外市场颇具人气的CRYBABY成为泡泡玛特有史以来最快突破10亿元门槛的IP,下半年贡献营收8.1亿元,同比暴增15倍以上,全年营收同比大涨1537.2%。
泡泡玛特不仅不再受单一IP的掣肘,某种意义上也向市场证明了其复制“MOLLY”“LABUBU”的能力。
出海:再造多个泡泡玛特
IP和产品向多元化衍变的同时,外界认为,泡泡玛特也不止在一个地方试图“再造泡泡玛特”。
2024年,泡泡玛特东南亚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19.1%至24亿元,成为海外四大区域中占比最大且增速最快的存在。
但东南亚市场严格意义上并非一枝独秀,北美地区增长势头也向东南亚看齐,同比增长近6倍。东亚及港澳台地区、欧澳及其他市场,同样贡献了三位数以上的增长,
海外版图多点开花。东南亚市场的成功已不是唯一值得泡泡玛特骄傲的出海叙事。
“女明星”LABUBU曼谷接机活动引爆泰国社交媒体的同时,泡泡玛特将门店开进了法国巴黎卢浮宫,距离玻璃金字塔入口仅50米,精准卡位客流的黄金动线。
泡泡玛特的门店正出现在全球各地的更多地标位置:英国牛津街、哈罗德百货,以及未来的纽约时代广场及第五大道。
高势能门店不仅为泡泡玛特带来更多流量及曝光,更助力IP向更远处传播。
现在泡泡玛特几乎每到一处开店,都能出现当地消费者大排长龙的景象。
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在与媒体沟通时分享了这样的故事:不久前,泡泡玛特在巴塞罗那开出了一家快闪店,有当地人排队6小时进店,只为买一两个普通的手办。
“我们的同事在现场听到,一个女生给另一个女生唱《LABUBU之歌》,对方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王宁说:“LABUBU在很多国家已经有了非常强的粉丝基础。”
过去一年,泡泡玛特海外门店净增加50家,数量不多但贡献了极大的业绩弹性。
2024年全年,泡泡玛特港澳台及海外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其中来自线下零售店收入29.37亿元,同比增长379.6%。
粗略估算,海外单店营业额约为内地两倍有余。
2025年,泡泡玛特计划海外新增100家门店,聚焦城市核心地段、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管理层透露,美国、澳洲、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地标性门店已在规划之中。
依照最新的全球化时间表,北美市场或将取代东南亚成为下一阶段的增长重心。
2024年,北美市场总体规模仅有7.2亿元,但实现了5.6倍的同比增长。
自2024年下半年起,北美市场就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到今年一季度,北美市场营收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王宁在业绩会上对北美市场给出的全年收入指引约25亿元,即泡泡玛特整个集团2020年的全年收入,对应同比增幅2.5倍。
据管理层透露,北美市场现阶段已开设26家门店,会员数量接近170万。
结尾:通往千亿之路
当下,泡泡玛特的“IP-产品”飞轮正在快速旋转。
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约1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高毛利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共同推动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达到创纪录的66.8%。
伴随海外市场的疆域扩张,泡泡玛特在全球市场的增长潜力还在持续释放。
根据最新业绩指引:2025年,泡泡玛特有信心实现营收200亿元,同比增长50%,海外业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00%。
高毛利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叠加产品结构优化,泡泡玛特毛利率水平大概率将维持上升趋势,净利率维持稳定或者略有稳定的上升。
这无疑将为泡泡玛特的海外扩张注入更多发展动能。
财报后的业绩沟通会上,王宁提出了千亿规模的发展目标。
爆款IP的影响力攀升、多品类的商业化延伸、以及海外市场扩张带来的复合反应,正共同推动这家公司向国际化一流IP企业靠拢。
未来的图景仍有很多可能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泡泡玛特在IP长期、差异化运营过程中积攒的经验,以及对产品、门店零售的细节把控,将持续赋能企业的探索之路。
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大概率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