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贷高增VS财政托举

申万宏源赵伟、贾东旭
申万宏源指出,3月信贷数据回暖主因企业短期贷款放量,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主要驱动力来自财政融资节奏前置,或将成为本年度财政政策执行的重要特征。展望后市,申万宏源预计,财政政策或将承担信用扩张主引擎的角色,后续需重点关注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展,以及十个试点"自审自发"机制省份的专项债发行节奏,预计二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将维持高位运行。

事件:4月13日,央行公布2025年3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上行0.1个百分点至7.4%,社融存量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8.4%,M2同比持平于7.0%。

核心观点:关注后续财政融资节奏

3月信贷数据回暖主因企业短期贷款放量,而反映企业投资需求的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对平缓。3月新增信贷3.64万亿元,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2.93万亿元(Wind)。居民部门融资平稳,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4600亿元,而更具经济指向意义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00亿元。在外部需求承压叠加PPI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这种结构性分化可能折射出企业对未来预期的审慎,更倾向于通过短期融资维持现金流周转而非扩大资本开支。

3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至8.4%,主要驱动力来自财政融资节奏前置,或将成为本年度财政政策执行的重要特征。当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48万亿元,同比多增1.02万亿元。一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达3.8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推动社融存量同比从上年末的8.0%回升至8.4%。考虑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二季度财政融资节奏有望延续前置态势,通过债务融资的时序调节为经济提供支撑。

M1同比回升或与前期财政资金逐步注入实体经济有关,而企业债券融资的收缩现象也可作为旁证。3月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元,降幅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02万亿元的背景下,财政支出效率明显提升。结合一季度大规模置换债发行以及3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90.5亿元(同比少增5142亿元)等数据,可以观察到财政当局正通过债务置换等渠道向实体经济定向输送流动性.

展望后市,财政政策或将承担信用扩张主引擎的角色,在微观主体预期审慎的环境下持续向实体注入流动性。4月以来美国加征关税等非常规政策冲击市场预期,可能加剧经济主体的观望情绪,进而导致信贷增长波动。为有效对冲外部冲击,财政政策的节奏把控尤为关键。后续需重点关注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展,以及十个试点"自审自发"机制省份的专项债发行节奏,预计二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将维持高位运行。

常规跟踪:信贷回暖主因企业短贷。

3月新增信贷36400亿,同比多增5500亿,边际改善主要源于企业短贷。居民部门贷款新增9853亿,同比多增447亿,其中短贷新增4841亿,同比少增67亿,中长贷新增5047亿,同比多增531亿。企业部门方面,票据融资下降1986亿,短期贷款新增14400亿,同比多增4600亿,中长期贷款新增15800亿,同比少增200亿。

3月新增社融58879亿,同比多增10544亿,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支撑,政府债净融资仍保持高位,但企业债券净融资出现明显下行。人民币贷款新增38278亿,同比多增5358亿。政府债券新增14828亿,同比多增10202亿。企业债券减少90.5亿,同比少增5142亿。委托贷款同比少减299亿,信托贷款同比少增443亿,未贴现汇票同比多增81亿。

3月M2同比持平于7.0%,新口径M1同比回暖1.5个百分点至1.6%。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新增30900亿,同比多增2600亿,企业存款新增28400亿,同比多增7675亿,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同比多减49亿,非银存款同比多减12610亿。

报告正文

事件:4月13日,央行公布2025年3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上行0.1个百分点至7.4%,社融存量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8.4%,M2同比持平于7.0%。

一、核心观点:关注后续财政融资节奏

3月信贷数据回暖主要源于企业短期贷款放量,而反映企业投资需求的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对平缓。3月新增信贷3.64万亿元,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2.93万亿元(Wind),同比多增5500亿元。从信贷结构来看,居民部门融资保持平稳,主要增量来自企业短期贷款,单月同比多增4600亿元,而更具经济指向意义的企业中长期贷款仅新增1.58万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在外部需求承压叠加PPI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这种结构性分化可能折射出企业对未来预期趋于审慎,更倾向于通过短期融资维持现金流周转而非扩大资本开支。

3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至8.4%,主要驱动力来自财政融资节奏前置,或将成为本年度财政政策执行的重要特征。当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48万亿元,同比多增1.02万亿元。一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达3.8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推动社融存量同比从上年末的8.0%回升至8.4%。考虑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二季度财政融资节奏有望延续前置态势,通过债务融资的时序调节为经济提供支撑。

M1同比回升或与前期财政资金逐步注入实体经济有关,而企业债券融资的收缩现象也可作为旁证。3月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元,降幅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02万亿元的背景下,财政支出效率明显提升。结合一季度大规模置换债发行以及3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90.5亿元(同比少增5142亿元)等数据,可以观察到财政当局正通过债务置换等渠道向实体经济定向输送流动性。

展望后市,财政政策或将承担信用扩张主引擎的角色,在微观主体预期审慎的环境下持续向实体注入流动性。4月以来美国加征关税等非常规政策冲击市场预期,可能加剧经济主体的观望情绪,进而导致信贷增长波动。为有效对冲外部冲击,财政政策的节奏把控尤为关键——通过前置融资支撑信用扩张,借助加速支出传导政策效力。后续需重点关注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展,以及十个试点"自审自发"机制省份的专项债发行节奏,预计二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将维持高位运行。

二、常规跟踪:信贷回暖主因企业短贷

3月新增信贷36400亿,同比多增5500亿,边际改善主要源于企业短贷。拆分结构来看,居民部门贷款新增9853亿,同比多增447亿,其中短贷新增4841亿,同比少增67亿,中长贷新增5047亿,同比多增531亿。企业部门方面,票据融资下降1986亿,同比少减514亿,短期贷款新增14400亿,同比多增4600亿,中长期贷款新增15800亿,同比少增200亿。非银贷款下降1702亿,同比少减256亿。

3月新增社融58879亿,同比多增10544亿,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支撑,政府债净融资仍保持高位,但企业债券净融资出现明显下行。人民币贷款新增38278亿,同比多增5358亿。政府债券新增14828亿,同比多增10202亿。企业债券减少90.5亿,同比少增5142亿。委托贷款下降166亿,同比少减299亿,信托贷款新增238亿,同比少增443亿,未贴现汇票新增3633亿,同比多增81亿。

3月M2同比持平于7.0%,新口径M1同比回暖1.5个百分点至1.6%。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新增30900亿,同比多增2600亿,企业存款新增28400亿,同比多增7675亿,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同比多减49亿,非银存款减少14110亿,同比多减12610亿。

本文作者:赵伟、贾东旭,来源:申万宏源,原文标题《短贷高增VS财政托举-- 3月金融数据点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