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火爆,光线传媒Q1净利润同比暴增375% | 财报见闻

光线传媒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58%,但归母净利润下滑30.11%。其中,电影板块仍为营收主力,占比71.2%,却同比下降12.22%,原因包括高度依赖《第二十条》单一爆款,其他影片表现平平。公司2025年Q1业绩暴增,《哪吒之魔童闹海》贡献强劲票房,利润增长375%。

光线传媒2024年营收同比增2.58%,但归母净利润下滑30.11%。2025年Q1业绩大幅反弹,业绩飙升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公司IP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初见成效。

21日,光线传媒公布2024年和2025年Q1业绩报告,要点如下:

  • 营收:2024年实现15.86亿元,同比增长2.58%;一季度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
  • 归母净利润:2024年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滑30.11%;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374.79%。
  • 扣非净利润:2024年2.44亿元,同比下降37.09%;
  • 现金流: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39亿元,同比减少47.24%;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8.85亿元,同比增长5819.5%。

分业务:

  • 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仍是公司营收的压舱石,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2.22%至11.29亿元,占比71.2%。2024年电影总票房约为32.70亿元。
  • 电视剧:新晋增长引擎,2024年电视剧业务收入2.37亿元,首次贡献近15%营收。主打古装+动漫改编剧,如《拂玉鞍》《大理寺少卿游》等。
  • 经纪及其他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5.27%至2.20亿。

《哪吒之魔童闹海》贡献强劲票房,利润同比增长375%

虽然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58%,但利润端压力明显,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11%、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7.09%。核心原因是包括虽然有《第二十条》票房爆发,但整体项目结构失衡,电影业务独木难支,其他板块拉动不足。

电影业务方面,2024年光线传媒的电影及衍生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29亿元,仍为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占比达71.2%,但同比下降12.22%。原因包括票房严重依赖《第二十条》一部影片,其他8部影片表现平淡。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以425.02亿元总票房收官,其中,国产影片贡献334.39亿元,占比达78.68%,而光线传媒参与上映影片9部,总票房32.7亿元,其中公司主投主控并发行的影片《第二十条》票房超过30亿元,占比高达90%以上,为春节档最强现实题材电影,其他影片(如《大雨》《草木人间》《小倩》等)票房合计不足2亿元。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是公司目前的重点投入方向之一。

另外,光线正将资源重点转向动画电影,并开启IP全链路运营。储备动画项目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于2025年大年初一上映,《大鱼海棠2》拟定2025年,《妲己》暂定2025下半年,《三国的星空》待定。衍生方向涵盖潮玩、手办、卡牌、出版、海外发行,致力构建IP商业闭环。公司正从“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运营者”战略转型。

2025年Q1,IP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初见成效,衍生品业务营收助力提升盈利能力。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与衍生品贡献显著,2025年Q1业绩暴增,Q1营收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9%;Q1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8%;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8.85亿元,同比增长5819.5%,Q1总资产达150.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这样的业绩表现远超市场预期。

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整个春节档实现票房95.10亿元,观影人次达1.87亿,创造了春节档新纪录。

电视剧方面,2024年电视剧板块实现营收2.37亿元,占总营收近15%,成为光线的新增长极。代表项目包括国漫改编剧《大理寺少卿游》、古装女性向剧《拂玉鞍》。2025将推出《山河枕》《春日宴》等多部新剧。

经纪及其他业务方面,2024年该板块营收2.20亿元,同比下降15.27%,但依然是公司多元化的重要一环。公司启动“三二一计划”,即在内部培养30位制片人、20位编剧、10位导演。同时,公司参与投资的扬州影视基地PPP项目一期已正式投入运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