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形成,欣旺达动力电池出货激增117%

欣旺达Voice
第二曲线开始支棱。

 

一家一直相对低调的电池厂商,今年交出了一份各项关键指标均实现增长的成绩单。

4月21日,欣旺达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欣旺达实现营业收入560.21亿元,同比增长了17.05%;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大增36.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增幅达到了64.99%。

在过去的一年中,欣旺达在消费电池与动力电池业务上,均实现了不错的增长。消费电池业务受到国补、折叠屏和AI的刺激,而动力电池则是其价格上的优势与快充等策略,拿下理想客户等爆款新车,使其动力电池业务进一步的跃升。

而未来,欣旺达还有很多显性的机会。在消费电池方面,AI终端将推动新一轮终端焕新;在动力电池方面,市场本身还在增长期,而固态电池等产品的迭代与海外市场的扩大,将带来更大的增长。

欣旺达的业绩增长,也证明着,即使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只要迎着趋势,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并持续创新,就能吃到其中一块大蛋糕。

从“消费主导”到“两头开花”

成立近30年,欣旺达最为知名的角色是消费电池领域的头部厂商,是国内外等一众手机品牌的电池供应商。当前,消费类电池业务仍然是欣旺达的核心基本盘。

去年,受国补等影响,长期稳定的手机市场也久违地迎来出货量的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近期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4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达到了3.14亿部,同比增长8.7%。

这也直接体现在了欣旺达的业绩上。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欣旺达消费类电池业务收入达到304.0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4.27%,这一基本盘保持了稳定。

而近几年,欣旺达在动力电池与储能领域的突破备受市场关注。财报数据显示,去年,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实现40.24%的增长,达到了151.3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7%;储能系统尽管营收占总收入的比重还相对低,但也在去年实现了70.19%的增长,营收达18.89亿元。

这一业绩增长的背后是欣旺达去年出货量的飙升。

根据财报数据,由于欣旺达动力电池的产能释放加速,其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激增116.9%至25.29GWh,储能系统装机量翻倍至8.88GWh。

此前,根据韩国知名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了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统计数据,欣旺达已经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第十名,其74.1%的增速更是成为榜单上增速最高的企业。

也就是说,尽管在动力电池行业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座高山,但如果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欣旺达等也会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意思的是,上述榜单前十名中的8-10名都有着较高的增速。这也不难理解,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最核心的零部件,车企都希望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进而培养“第⼆梯队”的供应商。

如今,在欣旺达的客户中,已经不乏理想等新势力厂商,这些厂商的加速崛起和后续搭载车型的增多,都将为欣旺达带来新的机会。

而在欣旺达擅长的消费市场,也正在迎来新的增长点。当前,全球市场手机与电脑正在加速AI化,迎着AI浪潮,AI终端也势必迎来新一波的增长。

仅以手机为例,根据IDC的预测数据,2025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12.6亿部,较2024年增长2.3%。其中,AI手机预计出货量达到2.34亿部,同比增长363.6%。这些增长的市场,不少将会被欣旺达收入麾下。

也因为公司在去年在盈利等方面比较强势,欣旺达也选择进行分红与回购,回馈投资者。

根据欣旺达利润分配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预计派发金额为2.75亿元,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累计总额为7.2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49.25%。

技术创新,守住牌桌

在稳定的业务增长之外,欣旺达一直以来在以高投入的研发布局应对未来的竞争。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欣旺达的研发费用达33.30亿元,同比增长了22.86%,足以见得其在研发方面的大手笔。

动力电池就是欣旺达近些年来一直奋力加码的“第二增长曲线”。

眼下,这些投入不少已经转化为成果,财报显示,欣旺达的2.7mm锂离子超薄电池项目开发完成进入安规认证阶段,多极耳大功率超级快充电池已完成开发并转量产等。

并且,针对HEV、EREV和PHEV、BEV市场,欣旺达也推出了各自领域针对性的产品。

其中,针对HEV市场,欣旺达当前已实现了三代HEV高功率产品的量产,HEV产品累计出货已超 100万辆。产品具有“三高一低”特点,即高功率、高耐久、高安全及低成本,峰值放电功率为120KW,-30℃冷启动功率达10KW,循环寿命达50000次以上。

针对EREV和PHEV市场,欣旺达布局了续航里程覆盖100-500公里+以上的插混电池产品,具备2-6C充电倍率。2024年,已与多家头部汽车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在PHEV开发方面,欣旺达针对行业痛点问题,例如磷酸盐化学体系低温性能以及SOC控制精度提升。后续将实现快速补能、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性价比的PHEV应用。

针对BEV市场,欣旺达推出“闪充”电池,可适配800V高压及400V常压系统,实现全面快充化,解决用户对安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长和成本高的焦虑。欣旺达于2024年发布“闪充”电池3.0系列产品——LFP欣星驰和NCM欣星耀电池,再次刷新充电速度,充电倍率达到6C,10分钟补能500-700km,应用场景覆盖A至D级全系列车型。

面向更长远一些的未来,欣旺达也和行业巨头一起,押注的新方向是固态电池。

最近几年,丰田、宁德时代,也都不时公布自家固态电池的进度,将其作为扭转乾坤、延续增长的武器,可见这一产品对于市场的重要性。

当前,汽车的电动化正在席卷全球,已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势头正热的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动力形式也都将是电动或者混动形式。固态电池因安全性、能量密度更高而被视为未来的解决方案。

根据年报的消息,欣旺达在2024年已经推出首款全场景高能量密度航空动力电池,同时完成 400Wh/kg固态电池方案和工艺验证。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能量密度>300 Wh/kg;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进行中试试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

除了通过产品的迭代来寻求增长之外,出海也是欣旺达业务增长的新方向。

在消费电池时代,欣旺达就寻求海外发展。2017年,欣旺达开始布局印度,2024 年下半年公司启动了越南基地建设。

而动力电池时代,欣旺达也是加速在海外建厂,其中,在摩洛哥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经投产。

随着新能源车企纷纷出海东南亚,在泰国建厂,欣旺达也决定抓住机会,乘着上游出海的东风,积极在在泰国投资。去年,欣旺达的泰国动力项目顺利推进。

2024年,欣旺达的业绩增长印证了其“消费稳基盘、动储拓增量、技术谋未来”的战略有效性。

长期看,随着新一轮AI终端焕新、动力电池产品升级与需求持续增长,欣旺达有望实现从二线厂商向一线龙头的跃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