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财相称与美确认市场决定汇率,日本据称考虑增加购买美国大豆

与美财长会谈后,日财相称,美方并没有围绕汇率水平和汇率目标喊话日本。4月11日中国宣布对美反制、加征125%关税,以此税率计算,中国进口4月美湾大豆到岸价飙涨,导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基本停滞。

日本与美国的第二轮关税谈判还未开始,两个关键问题爆出新消息。

一是汇率,日本高官暗示,日方未面临美方施加的日元贬值压力。二是农产品,日本再次被爆考虑将大豆作为谈判筹码,以求达成协议降低关税,尽管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表示,将谨慎对待开放本国农产品市场,并且不会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妥协。

美东时间4月24日周四,在华盛顿出席IMF和世界银行年会间隙,美国财长贝森将与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举行汇率方面的会谈。美股盘后,加藤胜信表示,他告知贝森特,美方施加关税让人深感遗憾。他与贝森特确认,汇率由市场来决定。

在与贝森特对话时,加藤强烈敦促美方反思关税。他表示,美方并没有围绕汇率水平和汇率目标喊话日本。

与加藤会谈前一天,本周三,贝森特表示,同日本磋商时,美方不寻求特定的汇率目标。

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而青睐美元贬值,交易员目前密切关注美日谈判会不会涉及汇率。本周野村证券报告认为,美国可能会在外汇谈判中施压日本,要求日本配合美国,通过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以此为条件降低对日关税。

上周被媒体问及与贝森特可能谈什么,加藤胜信回答,将根据日本在货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积极交换意见。不过,媒体当时获悉,日本政府认为,几乎没有什么采取干预汇市或立即加息这类直接行动的余地。

石破茂强硬表态 但日本近日一再传出考虑增加购买美豆 

几天前,在日美首轮贸易谈判结束不久,就有日本媒体爆出,上周的贸易谈判中,日本政府考虑增加进口美国的大豆和大米,作为与特朗普谈判的潜在筹码。

该媒体称,美国政府批评了日本的出口限制及其大米分销机制,称其过于严格且缺乏透明度。美国还呼吁日本增加肉类、海鲜和土豆等其他产品进口。

本周四,又有日本媒体称,作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部分条件,日本考虑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帮助美国抵消中国反制措施打击大豆出口的影响。这被视为日本政府寻求特朗普政府降低关税的努力。

据中国粮油市场报,4月11日,中国对美进行反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的关税,中国进口美豆价格因此飙涨。2025年4月美湾大豆FOB价约为450美元/吨,按125%的税率计算,到岸价将升至1026美元/吨,远超约580美元/吨的同期巴西大豆到岸价,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基本停滞。

中国宣布新反制后,上证报援引报道称,中国进口商在4月11日一周迅速大批下单巴西大豆,在当周的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这些大豆大都将在5月至7月出货,至少达240万吨,是中国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

粮油市场报指出,中国仍然是美国大豆种植户的头号目的地市场。美国统计调查局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价值达128.4亿美元,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将近一半运往中国。若中国完全转向巴西,美国大豆出口可能下降10%至15%。

有关日本考虑增加进口美国大豆的消息传出后,本周四美股早盘时段,美国大豆期货回吐日内涨幅。处于10.56美元/蒲式耳上方的CBOT 7月大豆期货合约一度逼近10.52美元,日内涨幅收窄到不足0.3%,美股开盘以来呈现出V形反转。

豆粕期货跌0.75%刷新日低,大豆油期货涨约1.8%刷新日高。

 

据央视新闻,上周的美日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宣称取得“重大进展”,但海外媒体表示,除了同意再次会面外,美日双方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最近,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人还罕见地对美国发出强硬表态。

据环球时报,上周石破茂称,在与美国政府举行的关税谈判中,日本"不打算做出重大让步,也不会急于达成协议"。

据央视,石破茂本周一表示,日本不会为达成关税协议而全盘接受美国的要求。他明确排除了“以降低对日本农产品保护水平换取汽车关税豁免”的可能性。石破茂同时表示,日本政府不会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纳入安全议题。

媒体认为,自特朗普政府对日本敏感的汽车和农业领域发起贸易战以来,以上是石破茂发表的最具对抗性言论之一

一些媒体称,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与美国贸易谈判的日方首席代表赤泽亮正计划,于4月30日至5月2日访美,会见贝森特等特朗普政府的官员,进行第二轮日美谈判。

本周央视援引专家分析称,日美谈判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打点擦边球,达成一个类似于2019年的日美贸易协定。在之前的协定里,日本对美国农产品关税有所降低,但是其他国家也没向世贸组织(WTO)提出异议,这个协议是有一定争议的。

也有可能日美达成的协议完全符合WTO规定,即日方对美方降低关税,按照最后国非歧视原则,同时也对其他国家降税,或者日美之间达成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日本还可能接受一些美国的施压,达成的协议直接与WTO的非歧视原则发生冲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