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95.09亿元,同比增长1.66%

公告小助手

中信银行2025年一季度财报解读:稳健增长中寻求转型升级

要点总结

  • 财务表现稳健:一季度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95.09亿元,同比增长1.66%;资产总额达9.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8%。

  • 经营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贷款(不含贴现)同比大增10.46%,客户存款总额同比增长4.31%,突显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 业务转型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实现稳健增长;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五篇大文章"业务快速发展。

  • 资产质量稳定: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16%,拨备覆盖率为207.11%,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 未来发展方向:围绕"五个领先"战略持续深化结构调整,重点关注科技金融、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财务稳健中追求质量增长

中信银行2025年一季度交出了一份相对稳健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一季度该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95.09亿元,同比增长1.66%,虽然增速放缓,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属稳健表现。营业收入517.70亿元,同比下降3.72%,主要受非利息收入减少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利息净收入达到356.77亿元,同比增长2.05%,反映出中信银行在资产端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同时负债端不断加强成本管控,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对冲了市场利率下行带来的挑战。一季度净息差1.65%,同比下降5个基点,压力显现但降幅相对可控。

资产负债结构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9.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8%;贷款总额5.87万亿元,增长2.55%;客户存款总额6.03万亿元,增长4.31%。这一系列数据表明,银行整体规模稳步扩张,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流动性和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结构调整显示战略转型方向

中信银行一季度业务结构调整值得关注。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3.21万亿元,较上年末大增10.46%,而贴现贷款余额却下降了31.66%,表明银行正积极回归信贷本源,加大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支持。

从行业角度看,贷款投放呈现多元化特征,十个行业季度增量突破百亿,增量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显示出银行对国家重点产业的精准支持。同时,银行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四大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区域)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在民营经济支持方面做出了实质性努力。报告期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6.27亿元,增幅5.02%。这表明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号召,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五篇大文章"成发展新引擎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中信银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技金融方面,截至报告期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6,707.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63.93亿元,增幅18.85%。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接近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67户,显示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方面的决心。

绿色金融领域,绿色信贷余额达6,670.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2.48亿元,增幅10.66%。同时,"中信碳账户"累计用户数量达2,384.91万户,反映出银行在ESG领域的持续布局。

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72.33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31.19万户,体现了银行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

养老金融业务同样亮点纷呈,实现养老金融托管规模突破5,200亿元,个人养老金新增开户20.70万户,同比增长64.29%,在快速老龄化的中国社会背景下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风险管控稳健有效

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表现。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为1.1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207.11%,较上年末略下降2.3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0%,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这些指标表明,银行整体风险抵御能力保持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银行对房地产风险管理采取了"提质量、稳存量、优增量"的总体策略。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825.3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17亿元,表明银行在控制房地产领域风险暴露。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方面,余额达10,537.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1.71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仅为0.39%,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住房按揭业务风险总体可控。

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方向

展望未来,中信银行"五个领先"银行战略的持续推进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具体而言,财富管理、综合融资、交易结算、外汇服务和数字化建设是该行的五大战略方向。

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已达4.84万亿元,财富管理业务规模稳固增长;综合融资余额达14.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1%,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交易银行业务加速拓展,对公电子渠道客户数近125万户,司库平台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8倍。

数字化转型方面,银行组建了50支业技融合团队,覆盖各大业务条线,研发效率提升17%。统筹整合全行AI资源和能力,组建大模型合署办公团队,显示出该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

资产管理业务作为连接"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价值链的桥梁,理财持仓客户数达1,075万人,理财产品规模2.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报告期内,为客户创造投资收益115.82亿元,同比增长20.91%,业绩表现强劲。

结语

总体来看,中信银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现出相对稳健的经营态势,虽然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压力,但通过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实现了业务的质量优化和效益提升。未来,随着"五个领先"战略的深入推进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精细落地,中信银行有望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投资者应关注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成效,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业务模式的改造和提升效果,这些将成为影响银行中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