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后首份一季报,国联民生“增收”效应明显

资事堂·米舟
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4月29日,国联民生发布一季报,这也是国联证券并表民生证券后的首份定期报告。

这场震动2024年的券业“蛇吞象”,最终在今年4月份交出了首份业绩答卷。

一季报显示,国联民生实现营业收入15.62亿元,归母净利润3.76亿元。而去年同期,原国联证券营业收入仅为1.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为-2.19亿元,属亏损状态。

季报还将营收增长归因于“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但由于并表后缺乏可比数据,主动把握的市场机遇究竟给公司带来多少贡献,无法量化。

此外,一季度国联民生的每股收益也大幅扭亏,本季为0.08元,去年同期为-0.08元。

各项收入大增

季报显示,一季度国泰民生的多项收入均大幅增加,或亏损大幅下降。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6亿元,去年同期仅有3.38亿元,季报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经纪业务及投行业务收入增加”,而民生证券应当作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而言,经济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都有较大幅提升,分别达到4.69亿元和1.74亿元。

另外,投资收益方面,一季度实现收入6.90亿元,去年同期则是巨额亏损,达到-8.68亿元。

三大业务规模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前,资产管理业务和经济业务为原国联证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前二业务。

与民生证券合并后,经济业务手续费收入则跃升至第一,投行业务紧随其后,位列第二。

今年4月22日,国联民生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名称变更登记手续,其名称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注册地也从江苏无锡迁址至上海。

而根据国联民生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去年华英证券的投行业务有增长趋势。

2024年,在IPO和再融资规模下降的外部环境下,华英证券完成IPO项目1单,再融资项目5单,合计承销金额26.5亿元。

债券承销业务,全年完成137单,合计承销金额402.68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全年156单。

资产规模几近翻番

从资产规模来看,并表后国联民生的资产总额几近翻番。

一季度,国联民生资产总额为1745.18亿元,去年同期为972.08亿元。

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达到656.87亿元,去年同期为379.21亿元。

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变化。

国联集团仍为第一大股东

去年12月30日,国联证券发布公告,民生证券正式向国联证券签发《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公告当日起,国联证券正式成为民生证券的控股股东,占民生证券总股本的99.26%。

一季报显示,目前,国联民生的第一大股东仍为国联集团,持股比例为23.86%。

香港结算、国联信托分别为第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7.79%和6.87%。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