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风暴将至:联影医疗的至暗与转机

期待2025

医学影像设备的价格战,似乎正在迎来升级。

日前,在福建影像设备招标总金额超过4亿元的一次集采中,万东医疗(600055.SH)以43台、1.18亿元的总额中标。

备受关注的是,中标的1.5T MR(iSpace 1.5T Plus)设备集采价仅200万元,较此前中标价下滑近4成。

价格战的掀起,或许正在给位居国产MR市场头把交椅的联影医疗(688271.SH)带来更多压力。

一名接近联影医疗的人士告诉信风,考虑到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其并未参与此次竞标。

受到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所带来的招采节奏放缓因素影响,联影医疗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收入下滑,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2.62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9.73%、37.21%。

年初以来业绩有回暖迹象,2025年一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8亿元、3.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42%、1.87%。

伴随着各地招采活动的恢复,2025年医学影像企业或许可能会迎来一场血战,更多市场份额也可能随之变化。

跟与不跟

CT和MR都是联影医疗的重要收入来源,二者2024年合计贡献了超7成收入。

但随着需求趋于饱和以及招采节奏的放缓,2024年CT收入仅为30.48亿元,同比下滑了超四分之一。

雪上加霜的是,行业CT的价格战正愈演愈烈。

2024年10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医院招标项目中,赛诺威盛中标的1台InsitumCT 568价格仅305万元。

2个月后,其在阜宁县医院中标的1台已经降低至245万元。

今年1月的四川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建设项目中,4台InsitumCT 568的中标单价更是低至180万元。

需求、价格“双杀”正让CT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不过联影医疗的CT价格仍较为坚挺。

信风以联影医疗2024年CT收入和销售量粗略测算,其平均出厂价为218万元,较2023年仅下滑了3%。

相比CT,渗透率有限的MR的竞争格局相对宽松,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3年,中国每百万人MR保有量约为12.4台,仅为美国的1/6和日本的1/4,基层医院配置率不到2成。

MR一般可按磁场强度分成1.5T、3.0T、5.0T等标准,与图像质量呈正相关。

由于联影医疗、东软医疗、万东医疗等国产厂商均已具备量产1.5T的能力,该品类竞争正愈加激烈。

今年4月,万东医疗的1.5T MR以200万元中标,较2024年中标均价下滑超5成,一举打破了此前苏州朗润293万元的低价记录。

如此降价在给行业带来更多竞争压力。

“其实之前也都有过低价竞争的情况,一般这种也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这还要看后续其他厂商跟不跟,但200万确实有可能成为此后其他省份集采的一个心理价位。”南方一家医学影像公司人士指出,“不得不承认,1.5T MR的竞争在导致价格不断‘CT化’。”

市场关心这场战火是否会烧向3.0T等更高端设备。

国内3.0T MR过去更多被GE、西门子和联影所占领,但如今新的竞争对手正在加入——今年11月,万东医疗的3.0T MR获批上市。

福建集采中,万东医疗的3.0T MR首次参与竞标,中标价为600万元,接近此前其他同类产品。

联影医疗仍然在高端产品上具有优势,例如5.0T MR市场就具有独家地位。

有接近联影医疗人士告诉信风,5.0T MR贡献了一定规模的收入。

能否走出内卷

对于医学影像公司来说,2024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由于设备以旧换新方案细则直到2024年7月方才落地,导致当年的招采节奏出现了放缓。

医疗机构的招采直到2024年末才有所恢复。

据众成数科统计,2024年12月医疗设备采购规模达到253亿元,同比增长49%;今年1月采购规模则达到16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0%。

这成为联影医疗的复苏机会,2025年一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5.42%、1.87%。

联影医疗指出:“国内外市场的协同发展将为全年营收增长提供支撑,预期增长趋势保持稳定。”

不过平安证券医药分析师叶寅认为,伴随此次设备更新的集采招标方式,可能进一步引发竞争加剧与价格下降。

国际化正在成为应对方法。

目前联影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地,达到22.2亿元的全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了超3成。

面对关税政策的冲击,联影医疗也在做出相应准备。

走出去方面,联影医疗正在海外建厂,计划2025年至2027年在东南亚、拉美等区域外新建生产基地,培育海外供应商体系;

供应链方面,联影医疗已实现相当比例的国产化率。

例如MR所有核心部件实现了100%自主研发;全链国产化生态已覆盖原材料层、元器件层到核心零部件层等环节。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