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贷冲击!摩根士丹利:还贷挤压消费,今年美国GDP或下滑0.1%

拜登时代的学贷宽限期结束,美国学生贷款开始爆雷。今年一季度,560万人学贷逾期,学贷违约率从去年第四季的0.7%跳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很多人甚至未收到还款通知,直到被记入黑名单才发现学贷追债已重启。摩根士丹利估算,每月10~30亿美元的还贷支出将削弱整体消费,2025年美国GDP或因此减少0.1个百分点。

美国学生贷款开始爆雷,这不仅是个人危机,更是美国经济隐患。

5月26日周一,据媒体报道,在疫情期间,美国政府为了减轻压力,把联邦学生贷款的还款暂停了三年多。很多人误以为这事就过去了,甚至不用还了,因为过去不还款也不记入征信。

但现实是,这项暂停政策早在2023年秋天已经正式结束,直到2024年秋季,逾期付款才开始被报告给信用评级公司。不少人直到今年看到信用分大跳水,才惊觉宽限期已结束。

后果是违约率迅速飙升,今年一季度560万人突然开始拖欠,学贷违约率从去年四季度的0.7%急升至今年一季度的8%,回到疫情前水平。摩根士丹利预计,每月新增学贷还款10亿~30亿美元,将挤压消费,拖累2025年美国GDP约0.1个百分点。

560万人突然逾期,信用评分大跳水

今年一季度,新增拖欠学生贷款的人数就高达560万人。

纽约联储本月报告显示,学生贷款违约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0.7%飙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反映大量借款人逾期90天以上、还不起钱了。

报告还显示,在数百万新增违约人中,200万人原本信用评分为620-719,属于接近优质借款人,另有40万人超过720,属于优质借款人。但如今,前者平均降分140点,后者更惨,平均大跌177点。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每月要多掏一笔钱去还贷款(原本可能是用来吃饭、交房租的),还因此被记入信用黑名单。有的人信用评分直接跌了140~170分,严重的甚至连信用卡、车贷、房贷都批不下来,还影响就业。

因为疫情期间两家贷款服务商退出,导致不少借款人连还款通知都没收到。许多人直到信用评分大跳水,才意识到要还钱了。

最糟心的是,特朗普政府本月开始重新启用追债流程,并威胁逾期要扣工资、没收退税、扣联邦补助。尽管催收程序在疫情前属于标准操作,但对于那些从未经历过或已经忘记其严酷性的借款人来说,这仍将是一次心理冲击。

剑桥大学经济学家Constantine Yannelis表示,想象一下,过去5年没还款,也没人追你。现在突然收到一封陌生公司的信,告诉你:“你以前的学生贷款还没还完,我们来收了。”

Yannelis还担心,拜登之前推动大规模免除学生贷款,让很多人以为反正迟早不用还,于是也没把还款列入预算。最危险的是那批在暂停期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没经历过还款周期、也没留预算。现在突然要还钱,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未来几个月拖欠率可能注定会进一步上升,更多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也将继续恶化。

消费能力被压缩,经济也要受伤

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是成千上万人的消费能力同步缩水。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本月估计,今年的还款额将每月集体增加10亿至30亿美元,这笔支出挤压消费,会导致2025年美国GDP减少0.1个百分点。

大摩进一步指出,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因为大约800万借款人参与了拜登时代的SAVE计划(根据收入偿还、月供较低),这项政策正遭遇法律挑战,很多人可能到今年底或明年初才开始真正还款,风险还在后头。

谁最危险?最脆弱群体承受最重打击

媒体指出,真正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就读两年制或营利性学校的学生,或者辍学未获得学位的学生,他们面临更高的违约风险,而且这些群体往往重叠,且经济状况更加脆弱。

纽约联储数据显示,比如密西西比州,45%的学生贷款借款人处于逾期状态,比例居全国之首。而这个州,正好也是美国贫困率最高的州之一。

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Lesley Turner表示,陷入学生贷款偿付困境的人往往是最无力承担的人群,而非刻板印象中"就读常春藤盟校、生活在沿海地区的22岁年轻人"。

所以,这场学生贷款风波,其实不是奢侈教育的报应,而是基层家庭陷入信用泥潭的警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