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学习解读

华创证券张瑜
华创证券表示,本次会议呈现出显著变化:高层首次判断我国城镇化已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房地产侧重“高质量城市更新”而非大规模棚改;会议更强调城市“安全底线”;并明确指出了城市更新、生活服务业及减污降碳等“新”产业机会。

事项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国曾召开过5次全国层面的“城市工作会议”,但只有近两次(2015年、2025年)是以中央名义召开。因此我们将本次会议重点与2015年对比。

报告摘要

不变之一:规格高,7位政治局常委出席

和2015年一样,本次会议出席人员规格高,7位政治局常委均出席,并由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理作总结讲话。

不变之二:时机类似,均是五年规划起点

均是新一轮国家级五年规划和城镇化五年部署的起点。一方面,2015年、2025年分别是“十三五”“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或能为我们前瞻五年规划中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观测窗口。另一方面,2015年、2025年也同样是新一轮城镇化五年部署起点。上一次正值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次年,本次也是2024年《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发布次年。

变化之一:城镇化判断出现重大变化

通稿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这是高层首次对城镇化判断作出转变。当前我国城镇化率67%,“十五五”时期,城镇化率计划接近70%。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进入70%后或“缓慢发展”。具体抓手上,延续城市群建设,新增“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西部部分有潜力县城或将得到重点支持。

变化之二:地产侧重“高质量城市更新”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是“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区别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大力推进”棚改三年计划。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定调,均是延续当年的前期政策脉络,没有“急转弯”。

具体看,本轮城市更新在时间、资金、模式上,与上轮棚改均存在本质区别。时间上,本轮更偏长期(目标到2030年);资金上,本轮强调中央财政,同时强调地方债务风险可控;模式上,本轮侧重“存量提质增效”而非增量扩张。

变化之三:更关注城市“安全”

此次会议更关注城市“安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最前面的城市工作总要求中,新增一条“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二是具体部署上,将“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单独成段,并用“加快”“强化”“加强”,部署城市管网基建和社会维稳工作。

变化之四:点明“新”产业机会

主要包括城市更新;生活性服务业;减污降碳相关产业等,具体见正文。

展望后续,如何跟踪?

主要有三方面:1、会议的落实文件。本次仅是公布通稿,后续可能发布更详细的落实文件。2015年是12月会议召开后,次年2月中央印发《意见》。2、高层相关行程。2015年会议前后,高层行程聚焦京津冀地区,为次年雄安新区落地埋下伏笔。本轮会议还未识别到明确主线,需持续跟踪。3、中央高级别会议或文件。2015年会议当年和次年,城市工作贯穿中央顶层会议或文件。如偏中期的五年规划、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年度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均着墨较多。

报告目录

一、对比2015年:两点不变

(一)规格高:7位政治局常委均出席

我国曾召开过5次全国层面的“城市工作会议”,但只有近两次(2015年、2025年)是以中央名义召开。1962年、1963年、1978年,我国先后召开第一次到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但时代背景和城镇化情况和当下已经相距甚远。2015年,我国再次召开的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是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会议。次年的落实文件中定下机制,“定期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到今年7月,中央时隔10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可看作是2015年会议的延续。

对比2015年,本次会议不变点之一在于:出席人员规格高,7位政治局常委均出席,并由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理作总结讲话,体现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统筹协调性。

(二)时机类似:均是新一轮五年布局起点

均是新一轮国家级五年规划和城镇化五年部署的起点。

一方面,2015年、2025年分别是“十三五”“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上次会议在2015年,正值“十三五”规划建议制定当年,次年出台的纲要首次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单独列为一篇。内容上看,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十三五”规划纲要一脉相承,比如均将城市群建设作为重点之一。与之类似,今年正值“十五五”规划开篇布局之年。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可能也是“十五五”规划中城镇化建设的一个观测窗口。

另一方面,两次会议都站在新一轮城镇化五年部署起点,是城镇化率60%到70%的跃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两轮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或对应:2014年中央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简称到2020年规划,目标到2020年城镇化率目标到60%左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未公开印发)。去年,国务院依据2021-2035年规划,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经过5年的努力,城镇化率接近70%)),参考点评《城镇化政策三点新变化:资金、地区、产业——评新版城镇化五年计划》

二、对比2015年:四点变化

(一)地产侧重“高质量城市更新”

变化点之一在地产部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是“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区别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大力推进”棚改三年计划。

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定调,均是延续前期政策脉络,没有“急转弯”。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前,当年6月国常会及国务院文件已确定棚改三年计划。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前,国常会及中央文件也对城市更新做了部署。

基于政策文件看,本轮城市更新在时间、资金、模式上,与上轮棚改均存在本质区别时间上,上次棚改时间为三年,而今年5月中央文件顶设定时间到2030年,意味着这可能是一项偏长期工程。资金上,上轮棚改以货币化安置为抓手,同时在政府举债、PPP、融资平台等多维度创新融资机制,本轮侧重于“中央财政”,但资金体量尚待明确;地方债务仍强调“债务风险可控”。模式上,本轮侧重“存量提质增效”而非增量扩张,“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不搞大拆大建”。

(二)城镇化判断:快速增长→稳定发展

变化点之二在于:对城镇化发展判断的重大变化,通稿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这是高层首次公开对城镇化判断作出转变(基于公开可得信息)。

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进入70%后或有所放缓。202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7%,规划“十五五”时期(到2029年)城镇化率接近70%。据国家发改委转载文章《“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拓展投资空间的趋势和潜力》,“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增长符合S型曲线,其发展一般会经历初始、加速、减速和饱和四个阶段。其中,城镇化率达到20%之前属于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分别是城镇化率从20%快速增加至50%、从50%减速增加至70%的情形,城镇化率进入70%后缓慢发展的情形属于饱和阶段”。

具体抓手上,除延续城市群建设外,此次会议特别提到县域建设。通稿不变的地方在于,“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变化在于新增“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具体涉及区域上,或重点支持中西部部分有潜力县城建设。可参考去年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以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城镇化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为重点”。

(三)更关注城市“安全”

变化点之三在于:此次会议更关注城市“安全”。体现在两方面:

在会议通稿最前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此次会议新增了一条,“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在具体部署中,将“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单独成段。用“加快”“强化”“加强”,部署城市管网基建和社会维稳工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切实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四)点明“新”产业机会

变化点之四在于:此次会议点明了若干新产业机会,可能包括:

1、城市更新相关:通稿提到,城市工作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除通稿提到的地下管网建设等,可能还包括城市更新中的新技术新应用等,如“加强物联感知设施部署和联网监测”,“推动北斗应用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去年《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内容)。

2、新增“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有类似部署,“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3、减污降碳相关产业。通稿提出,“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

三、展望后续:如何跟踪?

参考2015年,后续主要关注事件如下:

1、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落实文件。上次是时隔2个月左右印发。2015年12月会议召开后,次年2月中央印发《意见》,做更细化部署。

2、高层相关行程。2015年会议前后,高层行程聚焦京津冀地区,为次年雄安新区落地埋下伏笔。本轮会议前,还未识别到明确主线,需持续跟踪。

3、中央高级别会议或文件。2015年会议当年和次年,城市工作贯穿中央顶层会议或文件。无论是偏中期的五年规划、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还是聚焦年度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均对城市治理、城镇化等着墨较多。

录:2015年&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比

本文作者:张瑜,来源:一瑜中的,原文标题:《变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学习解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