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关税风暴”的阿尔法密码——中银投策研如何精准研判?

263

上半年,全球格局不确定性加剧。

围绕关税的博弈持续演进,全球资产在降息周期的流动性推动下克服了“对等关税”冲击的阴霾,走出上涨行情。

全球经济在乱局中寻求再平衡的关键时刻,各类信息泥沙俱下,夹杂的噪声使得个人投资者判断机遇、规避风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往往与投资的“最优解”失之交臂。

我们注意到,中国银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下称“中银投策”)在年内曾多次为投资者预判配置机会;其近期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报告》总结了年内大类资产调仓思路,对国内股市判断更是多次命中关键时点。

展望三季度,中银投策预测美股在“TACO”情绪支撑下高位运作,但可能存在二次回探;A股年内第二波上涨行情渐行渐近,港股对全球资金吸引力不断提升。

三次命中关键拐点

回顾上半年,中国股市整体呈现“N”型走势,出现两波上涨行情与一个下跌时段。

(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变化;图片来源:Wind)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变化;图片来源:Wind)

曲折上涨的大势增加了投资者的盈利难度,对精准识别信号、动态把握市场、严格控制风险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注意到,中银投策上半年对于“N”型走势的三次关键拐点均做出精准预测。

第一轮上涨(1月13日至3月19日)源于年初的春季躁动行情。

这期间,证监会与央行释放出明确政策托底信号,A股资金面与情绪面同步修复;H股受益于DeepSeek技术突破引发AI应用革命,恒指10倍左右的市盈率加速吸引资金。

1月13日,中银投策在策略周报(2025年第1期)中提示“最佳建仓时机来临,春季躁动行情可期”。

据其分析,当时压制市场的汇率因素或因特朗普就职日临近被消化,春节临近国内政策对冲力度有望加大,建议投资者逢低加大建仓力度。

对于后续“N”型走势中,4月初的陡峭下降与回升,中银投策亦有预测。

随着“关税风暴”愈演愈烈,4月初美股三大指数齐齐重挫,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中银投策在3月24日的策略周报(2025年第11期)中提示“指数进入休整阶段,结构行情高低切换”,并指出季末临近、资金面趋紧,加之“对等关税”政策即将公布和港股高位震荡加剧等不确定因素,指数短期将进入休整期。

3月24日至4月8日,万得全A、沪深300指数分别下挫10.6%、6.74%。

4月8日,中银投策在策略周报(2025年第13期)中提示“关税扰动全球市场,珍惜调整布局机会”,建议抓住回踩机会,逢低布局美股、A股、H股与黄金。

当日至二季度末,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30.55%和22.57%;沪深300指数、万得全A指数上涨9.66%、14.84%;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1.4%、20.48%。

可以说,中银投策的三次提示基本完全踩中“N”型走势下的重要拐点;

对于权益市场的“马前跑”式预测,也让投资者真实感受到了“中行阿尔法”的魅力。

港股>A股>黄金

对于今年全球市场的宏观判断,中银投策始终坚持“美元降息推进,全球资产沐光而行”的观点。

据其在年初发布的《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内容,2025年全球大类资产配置顺位应是:港股>A股>人民币黄金>美元黄金>新兴国家股市>美国股市>金属铜铝>日股>欧股>美债>中债>商品(原油)。

二季度,中银投策在4月初将美股从低配(保守)调高至标配,欧洲股市也从保守提高至标配,将美元从超配(推荐)调降至标配,欧元、日元从保守调高至标配,将铜从保守调高至标配;三季度维持二季度观点不变。

过往港股上涨的部分基础逻辑在于其低估值特性,吸引全球热钱流入,但过程中通常扮演“过江龙”角色。

但中银投策指出,“东升西降”叙事下,港股“吸金”逻辑已悄然改变——如今的港股已是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重要载体,将吸引并长期留存全球资金,迎来戴维斯双击。

据其分析,港股市场的低估值、高包容,叠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数字紧急时代重塑全球金融版图,或共同支撑港股第三季度向好;

随着美联储降息走进现实,中美或迎来流动性宽松共振,港股下半年表现值得期待。

内地股市方面,中银投策预计A股或启动年内第二波上涨,并在四季度突破去年高点:

一是长期来看,中国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确定性在过去几年反复得到检验,资产价值重估的序幕正徐徐拉开。

二是短期上,市场对中美关税正逐渐“脱敏”,美联储降息预期、政策对市场的持续呵护,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中国资产吸引力,都将成为利好因素;

但同时也应注意关税谈判再起波澜、经济数据承压等可能性带来的利空影响。

对于当下处于震荡中的黄金,中银投策则预言“短期休整无碍长期向好”。

三季度市场预期美元重启降息、市场对美国债务局面仍存担忧等或进一步利好黄金走势;但也应关注关税争端、地缘冲突缓和等因素。

据其提示,三季度黄金大概率维持震荡向上,深度回踩是加仓良机,但也不可盲目追高。

穿越不确定

我们追踪了多期策略周报发现,中银投策对于调仓时点的把握,始终保持准确;这种准确性源于对更长时间线上宏观节点的把握,也在近几年的多个重大时点得到验证。

例如,2023年把握政策方向,构建“中特估”组合,提请重视高股息资产,尤其是高股息银行股的配置重要性;

2024年重申正确认识中国高股息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中的定期分红回报与股价增值功能。

针对2025年“东升西降”加速走进现实,中银投策提出重新评估美元资产论调,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适度增加黄金、中国和其他地区优质资产作为部分替代;

并在年内精准预测中国权益资产“N”型走势的三个拐点。

模拟组合成绩上,中银投策依据客户风险等级,搭建的C4及以上、C3、C2模拟组合在上半年分别取得12.66%、9.69%、5.95%的年化收益率,C3、C2收益成绩超越比较基准。

无论长期形势、短期时点,或是组合成绩,都印证中银投策穿越不确定性的实力。

面向未来,中银投策向投资者发出“机会在下跌中诞生,风险在追高中降临”的提示。

据其分析,三季度投资者依然需要关注下跌时的回踩机会,A股、黄金都存在短暂下跌至上升通道下轨时的加仓机会,港股恒生科技调整幅度足够,可以逢低配置迎接年内第二波上涨;

同时也应关注追高风险,美股、黄金在其创历史新高后有追涨风险;追高同样会侵蚀配置A股的收益,重点关注A股银行指数若脱离上升轨道快速上涨,亦有追高风险。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