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谁错?对冲基金在年底快速卖出,美股散户大力抄底“护盘”

美股散户们不仅在“逢低买入vs趁机获利了结”的入场时机上与对冲基金们针锋相对,还接手了华尔街“聪明钱”眼中的“烫手山芋”。年初散户大战机构的市场记忆似乎又回来了。

年初散户大战机构的市场记忆似乎又回来了。

上周美国感恩节假期当天爆出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消息曾令美股大跌,随后股市多日大幅震荡。在此期间,对冲基金似乎正在知难而退,散户则疯狂逢低买入华尔街“聪明钱”们抛售的股票。

据高盛大宗经纪业务的最新数据,在标普500指数大盘周二和周三遭遇自2020年10月以来最大的两日暴跌之后,对冲基金大举避险,本周净杠杆降至一年低点。

美国银行的类似分析也证实了机构投资者去杠杆化的趋势,该行的对冲基金客户上周抛售超过20亿美元股票,正以自今年4月以来最快的速度退出市场。

与此同时,散户正在疯狂抢购“聪明钱”们不要的风险资产。

据追踪美国散户交易流量的机构Vanda Research统计,在本周二市场大跌之时,美股散户投资者净购买额为22.2亿美元,创下单日流入量之最。这超过了上周五“70年来美股最差黑色星期五”时净买入的21亿美元,当时曾创去年3月欧美疫情爆发以来散户净买入的第三大金额。

截至周二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美股散户的净购买额达到73.6亿美元,基本可以涵盖再早几周内机构投资者的出逃量。基金流动追踪机构EPFR曾预计,在截止11月17日的两周内,机构投资者从美国科技股共同基金和ETF中撤出了超过20亿美元。

散户们不仅在“逢低买入vs趁机获利了结”的入场时机上与对冲基金们针锋相对,还接手了“聪明钱”眼中的“烫手山芋”。

例如,散户在上周五大量买入航空、能源、旅游等受益于经济重新开放的周期股,本周二大举买入科技股,这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恰好相反,后者上周五卖出了周期股、本周二卖出了科技股。

散户们还在近期市场大跌时大举买入SPX和QQQ等追踪大盘的指数基金,与机构的逻辑也相反。过去一周疫苗制造商是散户们重点押注的领域之一,Moderna和辉瑞则在机构做空榜上名列前茅。

Vanda Research的分析师 Giacomo Pierantoni指出,散户通常是逆势投资者,每当股市出现抛售时,他们就会大举买入。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Eric Liu也称,散户中的“动物精神显然仍然活跃”,这几天逢低买入的逻辑更像是“买了再说”,预计散户和系统投资者会继续推动股市的初步走势,而主动选股的机构基金经理们会持观望态度,即双方的立场再一次形成对立。

Bowersock Financial Advisors的创始合伙人Emily Hill对彭博社称:

“很多散户从上次熊市中吸取了教训,即熊市只持续三个半星期,美联储将介入并救助所有人。这些散户投资者将非常积极地逢低买入,我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

金融博客Zerohedge认为,对冲基金正以惊人的速度获利了结,一方面是想在美股大盘年内累涨20%的形势下锁定收益,同时在美联储鹰派转向、加息可能快于预期时急忙对资产重新定价。此外,“聪明钱”们在短短几天内被重创了太多次,可能也终于吸取了教训。

在进入上周的“黑色星期五血崩”之前,高盛对股票基本面多空策略表现的统计发现,11月19日至11月25日期间,选择该策略的对冲基金整体下跌1.57%,其中追求被动收益的贝塔策略下跌0.45%,选择主动收益的阿尔法策略下跌1.12%,是近六个月以来最严重的阿尔法策略跌幅。

尽管Vanda Research认为强劲的散户需求持续存在,将限制今年12月美股的下行空间,但野村证券分析师Chetan Seth团队建议人们在逢低买入时谨慎行事:

“投资者需要仔细评估逢低买入是否会被证明是一个好的策略,因为通胀上升意味着央行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来平抑波动性的门槛更高了。如果奥密克戎确实成为一个主要威胁,美联储鹰派立场和病毒不确定性的结合意味着,至少在12月中旬FOMC会议之前,股市可能会保持波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