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又爆了后:大摩“认错”,高盛加息预期再提前,三年加7次!

美国通胀数据爆表后,与全市场“唱反调”的大摩改口了,将加息预期提前了6个月至2022年9月,高盛则是抛开一切顾虑,再次提前加息预期。

大家还记得之前见闻在《不止12月加速taper,高盛甚至预期美联储明年加息三次!》这篇文章中称要跟进,看看华尔街两大经济学家团队摩根士丹利VS高盛谁对谁错吗?

现在不用等到2022年,一方已经公开“认错”了。

事情是这样的,11月底高盛再次提前加息预期,预警美联储将在明年3月完成Taper,并在明年6月、9月和12月各加息一次。

之后,几乎每家华尔街银行都迅速追随高盛的脚步,变得超级鹰派。瑞银巴克莱都预计未来一年将加息和加速Taper,而摩根士丹利与全市场“唱反调”继续预测2022年不会加息。

而在11月美国CPI数据发布还没两天,摩根士丹利就“认错改口”。

大摩:明年会加息,预计加两次

美国11月通胀数据再次爆表,达到39年以来最高水平,与全市场“唱反调”的摩根士丹利改口了。

本周,大摩首席经济学家Ellen Zentener将加息预期提前了6个月至2022年9月,承认了之前的错误并称美联储的政策已经发生了转变。

即便如此,摩根士丹利仍然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并表示仍然相信核心通胀将在2022Q1从高点下落。然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美联储正在犯政策错误和收紧可能导致陷入衰退的担忧。

Zentener在报告中指出:

下周三预计美联储将站在鹰派立场,宣布将Taper速度加倍,并强调通胀持续的风险,不再将高通胀视为“暂时的”,点阵图会显示美联储将更加鹰派。

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一转变将使2022年加息2次,在2023年进行3.5次加息,在2024年进行3次加息。

摩根士丹利进一步表示FOMC的观点将与其预测的接近,即2022年进行2次加息,然后在2023年加3次息后会停止操作。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对核心PCE和失业率的中位数预测也将与其预测水平相近,2022Q4通胀率将回落至2.5%附近,失业率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3.5%。

与此同时,Zentener还表示,美联储的加息时间与通胀情况密切相关,预计未来通胀会再次加速后,而后核心PCE从明年2月增速开始放缓。

此外,摩根士丹利还就为什么这回美国通胀爆表,金融市场表现很淡定给出解释。Zentener称几个月来,核心CPI0.5%的环比增长符合预期,没有带来意料之外的上行。

至于此前的错误判断,Zentener表示,在她看来,随着疫情导致的价格压力逐步缓解,尤其是是商品价格,核心通胀显现出在2022Q1放缓的迹象。Zentener仍对这个观点有信心,原因如下:

基于对公司收益情况、ISM评论、韩国贸易数据、美联储褐皮书以及调查的各种资料的分析,看到了美国潜在通胀压力正在缓解迹象。

Zentener指出,这些并不表明正常化“进展顺利”,但至少表明“瓶颈已经达到顶峰”,预计几个月后这一趋势将贯穿于潜在的通胀情况,并传递到消费者层面。

最后,Zentener表示,为了正确响应美联储关于2022年2次加息的呼吁,鲍威尔主席必须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减缓通货膨胀,以此回应近三次市场的加息预期,而美联储最早可能在3月开始行动。

高盛:加息再次提前,三年内加息7次

如果说摩根士丹利对美联储加息还保持一些谨慎,而高盛则是抛开一切顾虑,在周六下午,再次提前加息预期。

10月底,高盛首次提前美联储加息预期,从2023年年7月提前一年至2022年7月,并预计明年加息两次。而在11月底,高盛彻底放弃通胀”暂时论“,预计美联储明年3月完成Taper,并在明年6月、9月和12月各加息一次。

现在,高盛再次提前加息预期并表示,FOMC很可能在下周会议上将Taper速度提高一倍至每月300亿美元,并且FOMC将在明年的1月会议上宣布最后两次缩减,并在3月FOMC会议的前几天实施最后一次缩减。

同时,美联储将在明年5月、7月和11月各加息一次,在2023年和2024年各加息两次。

自从上次FOMC会议以来,通胀率和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关键数据显示应该加速Taper并早日开启加息。随着耐用品和住房价格继续迅速上涨,通胀进一步加剧,尽管自9月份失业救济金到期以来,工资增长已经放缓,但劳动力市场开始提振,而且通胀速度超过了美联储官员的预期。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将会出现更高的通胀率和更低的失业率。高盛最准确的猜测是,在2022年加息2次,2023年3次加息,2024年将有4次加息,总共9次。

但高盛认为,美联储目前更喜欢在2022年进行2次加息,但如果鲍威尔明年能够进行3次加息,那么高盛预测将朝着这个方向进行转变。

总而言之,高盛的预测是2022年加息3次(摩根士丹利为2次),然后从2023年开始每年加息2次。高盛还预计通胀率将降至略高于2%。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