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大消费板块继续走强,永顺泰、燕塘乳业、兰州黄河涨停,三全食品、立高食品等跟涨。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大消费细分中,分析师重点提到一个关注度还比较低的——保健品行业。
招商证券认为,千亿保健品市场有望迎疫后新机遇,行业方向转好的确定性较强,板块具备安全边际和超额收益的空间。
中原证券认为,后疫情时期,在病菌、老年化等社会环境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的保健品市场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需求暂时受压制
招商证券复盘我国保健品历史发展,2003年是重要分界点,2003年非典的突然爆发加速了中国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知,当年中国保健品市场销售规模突破300亿。
2022年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导致防控难度继续升级,全国多点散发的疫情带来今年消费场景的压制。
另外,2022年保健品消费的另一压制因素在于消费力。保健品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消费力的影响。
疫情后市场增长可期
数据显示,美国VDS市场疫情前5年复合增速仅3.6%,疫情后3年回升至5.9%,其中2020年更是达到了11.6%的双位数增长。
招商证券认为,多因素催化下,国内千亿保健品市场有望迎疫后新机遇,行业方向转好的确定性较强,板块具备安全边际和超额收益的空间。
第一,疫情爆发初期病毒的致病性更强,消费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性购买,由此带来消费者、终端、渠道的库存囤积。而本轮疫情则是构成健康需求提升的催化,保健品短期偏刚需的属性能对冲经济的波动,从更长周期来看,行业有望进一步渗透。
第二,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虽然消费力的恢复仍然需要时间,板块依然处于左侧,但招商证券称方向转好的确定性较强。同时中期看经济增长是保健品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第三,对标成熟市场,我国仍有数倍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VDS(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达到26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但人均消费量仅在20.1美元,相比美国(104美元)、日本(91美元)、澳大利亚(76美元)、以及新西兰(49美元)均有数倍提升空间。
第四,过去中老年是中国保健品市场主力消费人群,未来各年龄段渗透率均有提升空间。
据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数据,美国保健品市场整体渗透率在50%以上,而中国市场整体仅在20%左右,且过去中老年消费群体中国保健品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
招商证券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与疾病年轻化趋势下,预计中国保健品消费在各年龄段渗透率均有明显提升空间。
第五,历史因素和政策担忧构成估值压制,板块实际具备安全边际和超额收益的空间。
2018年以来权健、医保控费等事件对行业产生较大冲击,资本市场关注度整体偏低,导致板块估值压制,但从个股净利率、ROE、现金流角度上来看,整体偏高,招商证券称板块具备安全边际和超额收益的空间。
中原证券也认为,后疫情时期,在病菌、老年化等社会环境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的保健品市场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疫情后保健品市场增长更值期待。
VDS关注度较高
资料显示,保健品为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为目的,消费属性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
分类上,保健品可分为4大类,第一大类膳食营养补充剂,简称VDS,简单说就是人体没有或不足的,需要靠外界补充的,如B族维生素,钙片等;第二类运动营养品;第三类体重管理;第四类传统滋补类。
据欧睿数据,2021年国内VDS市场规模1892亿元,近4年复合增长率4.3%;对标日本,我们人口结构类比日本1990年代初,随着用户健康意识提升&人口老龄化,国内VDS未来几年有望保持高于GDP的增速增长。
市场空间方面,据中原证券研报,2021年全球保健品市场的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合人民币接近9500亿元。中国的保健品消费市场增长水平高于全球,是新兴后起的消费市场,2021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由2022年的2113亿元增至2027年的28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
相关产业链及公司
产业链方面,保健品上游原材料成分多,下游剂型、sku多,销售渠道复杂,消费者根据不同年龄段需求呈现多样化,产业链构成较为复杂。
公司方面,产销分工是保健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保健品的生产和品牌市场正在从分散走向集中,头部企业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保健品生产商包括:广东的仙乐健康和汤臣倍健、江苏的艾兰得、山东的威海百合;全球领域规模较大的保健品生产商包括:欧洲的AYANDA、澳大利亚的LIPA、美国的Pharmavite,以及美国的GNC。
国内市场前十大品牌的市份额仅30%,市场仍有进一步集中的潜力。目前占据国内市场的前十大品牌商包括:无极限、安利、完美、东阿阿胶、汤臣倍健、康宝莱、华润、辉瑞、新时代和强生,总计份额为29.7%,剩余70.3%的市场份额由其它品牌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