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9%,环比0.2%,连续5个月低于预期!

6月份,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家具、玩具价格加速上涨,但二手车、机票价格的下降抵消了这一影响。核心CPI环比增幅确实符合美联储的目标,这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不足以支撑7月降息,交易员预测美联储在9月开始降息,到年底前将累计降息近两次。

由于汽车价格大幅下跌,美国核心通胀数据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特朗普关税对通胀的传导仍未全面显现。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2.7%为2月以来最高纪录,略超过预期2.6%,前值2.4%;环比0.3%符合预期,前值0.1%,涨幅扩大主要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9%符合预期,高于前值2.8%;环比涨幅从前月的0.1%小幅回升至0.2%,但低于预期0.3%,为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

所谓的超级核心CPI(不含住房在内的服务业成本)环比上涨0.36%,同比上涨3.34%,为2月以来最高,但远低于年初至今的最高水平。

数据公布后,美股期货涨幅扩大,纳指期货日内涨0.72%,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46%;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其中长债收益率降幅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CPI环比增幅确实符合美联储的目标,这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不足以支撑7月降息。利率互换数据显示,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2%,并且预计到年底前将累计降息近两次。

二手车、机票价格下降,受关税影响家具、玩具价格加速上涨

分品类来看,6月核心CPI低于预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二手车和卡车、新车以及机票,价格较上月均有所下降。

此外,机票价格同比下降了3.5%,汽车保险价格同比上涨6.1%,是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小涨幅。

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家具价格环比上涨1%,创下2022年1月通胀飙升以来的最大涨幅;玩具价格环比上涨1.8%,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医疗保健服务成本也开始加速增长,但这并非完全由关税驱动。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更关注的能源和食品杂货价格,本月双双上涨:

“家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4%。

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9%,为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其中汽油价格环比上涨1%,也是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点评:关税影响初现,未来几个月或全面释放,美联储将继续观望

报告公布后,“新美联储通讯社”发文指出,今天的CPI报告可以说有点“见仁见智”的意味。

关键在于,核心价格上涨了0.23%,这个数字刚好是过去12个月核心CPI月环比涨幅的中位数(也就是说,有6个月高于这个水平,6个月低于这个水平)。

这一结果略微偏软,略低于部分预测机构的预期。但关键在于,多数预测者认为更显著的关税影响将在7月和8月体现……而6月的商品价格其实是走强的。因此:

如果你认为由关税引发的物价上涨高峰还没到来,那这份报告并不会改变你的基本判断。而如果你原本就认为通胀的传导过程会比较缓慢、影响力度有限——因为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企业会尽量维持市场份额——那这份报告同样不会改变你的看法。我们8月12日见,到时公布7月CPI。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和流动性解决方案全球联席主管Kay Haigh表示:

虽然今日发布的CPI数据显示出一些关税影响的早期迹象,但总体而言,基础通胀仍然温和。然而,预计价格压力将在夏季增强,7月和8月的CPI报告将是需要突破的重要障碍。

目前,美联储仍处于观望状态。然而,如果基础通胀继续保持温和,美联储仍有可能在秋季重启宽松周期。

信安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持类似观点,她认为,家居用品、娱乐和服装等类别的价格上涨表明关税正在缓慢渗透到核心商品价格中。她表示,关税的全部影响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在通胀数据中显现出来。她补充道:

尽管关税引发的通胀推动作用可能是短暂的,但随着关税上调的宣布,美联储至少在未来几个月保持观望态度是明智之举。

彭博经济研究美国团队认为,6月核心CPI环比略有回升,主要因企业更快将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者,但非必需品消费下滑(如汽车、酒店价格下降)抵消了这一影响。核心通胀数据低迷可能再次引发白宫对美联储降息节奏太慢的不满,特朗普可能借机进一步施压鲍威尔下台。该团队写道:
 
虽然疲软的CPI数据似乎可能增加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但我们预计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PCE平减指数(将于7月31日公布)——6月份将表现强劲。
PCE数据可能在整个夏季保持高位,反映出自4月中旬以来股市反弹的滞后效应。我们仍然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仅降息一次,即在12月的年度最后一次会议上。
复兴宏观研究公司美国经济研究主管Neil Dutta向媒体表示,他从这份报告中看到了经济疲软的迹象,因为虽然一些商品价格正在上涨,但一些服务价格的疲软表明消费者的脆弱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