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国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2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0%和2.50%,与此前持平。
Wind数据显示,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有1250亿元MLF到期。因此,本月央行通过MLF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3月,央行在当月的MLF操作中净回笼,为2022年11月来首次。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央行连续15个月超额续做MLF,2024年3月-4月,连续2个月缩量续作MLF。
此前,MLF利率已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表,其中,将于5月17日招标首发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为今年首期。
银河证券宏观团队提出,降准降息可能临近,其中降准可能很快到来,降息可能在二季度。
该团队认为,降息推升通胀温和回升。MLF利率水平偏高带来基础货币投放受阻。叠加M1货币乘数下行,推升通胀面临阻力。经济虽然实现良好开局,但避免“前紧后松”,政策需保持持续性,刺激实体融资需求,保持合理信贷扩张。同时银行负债成本已有所下降,净息差对降息的束缚减弱。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当下降准降息的概率边际抬升,汇率弹性大概率加大。时点而言,海外货币政策预期转鸽与外部汇率波动加大时或易触发降息,政府债加速发行期间或易触发降准。金融数据“挤水分”和“降息降准”并不冲突,先要堵住资金跑冒滴漏的漏水口(抑制资金空转),降息降准才有事半功倍的疗效。
但也有观点认为降息可能不会很快到来。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指出,以防低通胀与稳汇率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将坚持宽松总基调,但表现方式将从去年的价格型宽松向数量型宽松切换,以财政货币协同与结构性再贷款化解政策传导堵点。在特别国债酝酿发行与防止资金空转套利的过程中,降准降息短期恐难以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