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扼住世界贸易“咽喉”,正在全球范围引发“蝴蝶效应”,新加坡港口罕见大拥堵正是其中之一。
上周,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数据显示,全球第二大货柜港口新加坡港口积压的集装箱数量达到惊人的45万标准箱,远超新冠疫情暴发时期的数轮高点,港口停泊延误时间已延长至7天。
同时,“一箱难求”局面再现,5月以来全球集装箱运输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5月31日数据显示,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综合指数报3044.77点,环比前一周上涨341.34点,涨幅12.63%。13条细分航线仅日本关东线运价小幅下跌,其余12条全部上涨,美西线运价单周涨近20%。
包括极端天气、美国需求反弹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当前局面,但持续了近半年的红海危机被认为是这轮史诗级“大堵船”的根源。
年初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多次袭击红海水域相关目标,英美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武力打击,冲突逐渐走向长期化。炮火声中,国际航运巨头纷纷绕道航行,造成的经济影响正在全球蔓延。
据海事数据和咨询公司 Sea-Intelligence 测算,改道使从亚洲到地中海的平均最短运输时间增加了近40%,到北欧的平均最短运输时间增加了15%。
被打乱的航运时间表导致上海、宁波、新加坡等亚洲主要港口出现拥堵,由于靠近红海且是海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阿联酋的杰贝阿里港也面临拥堵。
集装箱船准时率出现下降。根据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按时到达的集装箱船比例已经下降到大约52%。
连锁效应也影响到了空运价格。据全球空运数据提供商WorldACD,5 月份从波斯湾和南亚飞往欧洲的空运运费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 80%,与同期全球平均运费约 3% 的涨幅相比简直惊人。
全球供应链系统何时能恢复平衡,目前还无法预测。德国货柜航运巨头赫伯罗特公司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如果红海局势不改善,这种情况可能还将持续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