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上市的那一年,不管大企业、小企业,海量的同行想杀进来,做同样的事情,你会发现,不管当年上市时也好,还是五年时间又过去了,我们还在不断拉大跟我们做类似事情的企业的距离,甚至是越来越大”。王宁说,“我们的体量已经很大了,增速还是很快,整个市场份额也还在进一步的提高”。
泡泡玛特的核心壁垒是什么?
3月的北京气温直达20度,朝阳公园西南角的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迎来旺季。3月26日下午,凤凰网科技在乐园办公室里见到了泡泡玛特CEO王宁、COO司德以及国际业务总裁文德一。这是泡泡玛特核心管理层在市值重回千亿后首次公开面对媒体。
泡泡玛特是去年二级市场最惊人的故事,股价年内飙升了340%。这让外界对泡泡玛特的好奇心加剧。
投资行业的讨论从“集体错过泡泡玛特”变成了“怎么复制第二个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从来没有秘密”,对此,王宁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我们是一家面向消费者的公司,从成立的第一天就开店了,但大家熟知我们是2020年IPO,(当时)获得了很好的市场认可,我们一路走来,卖什么、怎么卖、什么火,其实一直都是公开透明的”。
泡泡玛特最早靠盲盒出圈,是市场公开的秘密,但盲盒是泡泡玛特的商业核心吗?王宁早就说过不是,他将盲盒归结为“术”,就像是超市促销会将降价当成一种术,但仅仅是术的取巧,并不足以让一家公司如此持久的成功。并在成立15年、上市5年之后,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
过去五年,泡泡玛特的营收涨了5倍,从25亿变成了130亿,收入长得最好的是毛绒、高端线MEGA、衍生品及其他,最早的手办品类占比已降至53.2%,但依然是增长很快的核心品类。王宁曾把泡泡玛特比作唱片公司,就像歌曲的版权属于唱片公司,当前IP的永久版权也属于泡泡玛特,“核心是不断去发现好的艺术家,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商业价值。”
一些雪球正在滚起来。2024年,泡泡玛特有4个IP营收破10亿,13个IP营收破亿。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也有52.3%。
过去一年,他们还发掘了“搪胶毛绒”这个年度新爆品,完成了公司内毛绒品类供应链的建设。除此之外,铁打的泡泡玛特,流水的IP顶流换成了LABUBU——一个有着大眼睛、尖牙齿的森林精灵,乍看之下又有点像一只兔子。据财报,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系列2024年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了726.6%,成为泡泡玛特的第一大IP,它的搪胶毛绒款在泡泡玛特的店铺总是处于售罄状态。
司德对我们表示,这是个甜蜜的烦恼,“去年市场需求太大,当订单量太大的时候,拿给我看,我自己都不敢签字,远超于我们自己的预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泡泡玛特内部已经在优化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的全流程效率,他预期整个流程会历经半年到一年的阵痛期,随后会更加丝滑顺畅。
即便一货难求在市场看来不是坏事,但泡泡玛特的管理层觉得,好的商品不是理财产品,而是人人都能买到的商品。
没人能简单的概括泡泡玛特,它首先是一个零售品牌,但又有着很强的IP基因。外界还能看到的是,泡泡玛特在商业层面上不断尝试新业务,从城市乐园、积木到衍生品,边界越扩越大。
或许许多人会问,泡泡玛特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
“我们上市的那一年,不管大企业、小企业,海量的同行想杀进来,做同样的事情,你会发现,不管当年上市时也好,还是五年时间又过去了,我们还在不断拉大跟我们做类似事情的企业的距离,甚至是越来越大”。王宁说,“我们的体量已经很大了,增速还是很快,整个市场份额也还在进一步的提高”。
甚至几年时间过去,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真正称得上泡泡玛特对手的企业。王宁觉得核心原因在两方面,其一是硬性门槛,与经营直接相关,“我们所有的店都是自己做的,海外所有店都是直营,这其实是一个经营企业点滴的复杂过程, 用15 年的时间去管理团队,积累了很多运营上的细节”。
除此之外,王宁认为,泡泡玛特的护城河也有软性的门槛,“我们做的是一个艺术和商业的平衡,但是这些艺术家就像唱片业的周杰伦和五月天一样,是不可复制的。”
时代在变化,造IP的手法也在不断改变。根据管理层的概括,像迪士尼这些老牌IP公司,在打造IP上往往需要更加长的周期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如用一部高成本的电影打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形象。但今天泡泡玛特换了一种玩法,用产品做IP。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尚处在低谷期的泡泡玛特曾对组织架构做过一轮重大调整。将IP运营部门拆分出来,这增加了好产品诞生的概率,爆火的搪胶毛绒系列就始于此。
司德也在总结中称,2022年的泡泡玛特还更加贴近于一家潮流玩具公司,在更理想的状态下,泡泡玛特会真正成为一家IP公司。
出海很难,但泡泡玛特扛下来了
2024年,是泡泡玛特里程碑式的时刻,业绩与毛利率双双突破新高。
最大的功臣肯定是出海,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增长达到了375.2%,已经超越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完成了王宁“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的预告。
2024年时,王宁把海外业务委任给了一位大将。他是王宁在北大MBA的同学文德一,一个中文十分流利的韩国人,言谈间温文尔雅。文德一在2018年8月加入泡泡玛特,后来成为海外业务的一号员工,而今天,泡泡玛特国际团队里光外籍员工数量已经扩充到了1000人。
“我们每天开会面对的都是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菲律宾人,还有欧洲、美国的同事,(跨国协同)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王宁告诉凤凰网科技。“我们在海外不同的国家都会组建本地的团队,虽然这种事是做得最累的,但是我们自己去招、去开店、去趟很多坑,会积累起大量跨国协同的经验,这是个硬门槛,我们就是一群人很努力的做了这件事情。”
在积累了这样的运营经验后,泡泡玛特也有了继续做全球化扩张的信心。
去年泡泡玛特在欧洲进行了小步快跑,仅拓展了16个门店,且多数是街边店,这是基于当地商业业态所致的结果。“我们现在法国,还有其他地区都有超级大门店的计划”,文德一告诉我们。“欧洲地区不仅仅是规模上的一个重要性,我们的策略是品牌向上,当地有很多消费品品牌,我们有很多联名合作的机会,非常看好欧洲市场的定位。”
王宁在现场还讲了一个小故事,不久前,泡泡玛特在巴塞罗那开出了一家快闪店,当天就有当地人排队6小时进店,只是为了买一个普通的手办。“我们中国同事在旁边听两个西班牙人聊天,一个人在给另一个讲这是什么,那个女生也不懂,直到前一个女生对另一个女生唱《LABUBU之歌》,另一个女生恍然大悟”。
就拿泡泡玛特当前最国际化的IP LABUBU来说,它的创作者龙家升很早就跟着父母在荷兰开中餐厅长大,后来定居在比利时,“他还是首位获得欧洲绘本大赛冠军的华人”,王宁告诉我们,LABUBU的设计语言非常国际化。与此同时,城市乐园又成为一个深厚的土壤,不断向外界讲述LABUBU的故事。
如果你曾经走入过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会在森林木屋见过LABUBU的首领ZIMOMO,和其他LABUBU不同,他有一条尾巴和圆圆的大脸。相传LABUBU设计之初是一个方脸,但由于她太想成为首领,脸就越长越像ZIMOMO。
去年6月时,泡泡玛特在美国市场上线了会员系统,注册会员已经超过了170万人。今年其海外计划新增约100家门店,面积更大、位置更好。
如果说去年泡泡玛特的主题还是走入春天,那么当下正是泡泡玛特的盛夏。有人问及在这样一个当下,王宁会给自己设置什么样的新OKR,“如果真的要设一个OKR的话,我希望是有一天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王宁说。
来源:凤凰网科技,原文标题:《对话王宁:泡泡玛特没有秘密,OKR是有一天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