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好过,但情绪稳定。
相对于关税的直接影响,大家更担心的是靴子不落地对信心的影响。美国GDP中七成是消费,不确定性意味着少支出,少花钱,那一大批公司的业绩要guide down, 甚至给不出guidance,这对股票的冲击想起来就头发麻。此外,不拍脑袋也知道CEO们会放缓资本支出,会裁员。最近美国PM大多数net急降,就是加了空仓,所以看起来gross总杠杆高居不下,但其实是空仓堆上去的。市场如此波动,也和需要盯着空仓相关,除非是练factor neutral 出身的平台PM,其他人每天盯着多空两头的波动遭老罪了。
一些专攻临床阶段生物技术的HF受损严重,好几重利空叠加来袭。首先是动能股因子反转,三月达到极致,4.2关税大跌之后反而企稳。关税没有什么边际影响,说白了这些都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其次是RFK对FDA的裁员之狠辣出乎意料,加上自愿离职的,总共裁了23%。HHS虽然信誓旦旦批药的人才都没动,但是如果关键的CDER, CDER和CBRH(人最多)都没动,那么其他部门得裁了90%,这显然不可能。生科PM纷纷打电话给自己组合里药的对口审批小组,问问人还在不在,但是天天也都在变。下图是已经走人的大佬们。
生科基金一靠击中临床实验,二靠击中并购,现在这两条腿都有截肢的风险。后面这条腿有个不利的消息,就是大厂过去几年做的豪华并购有些直接归零的,比如辉瑞50亿买的GBT, 吉利德210亿买的Immunomedics,都给归零了,所以目前谨慎出手更不奇怪,特别是现在这么混乱不确定的时刻。集中持仓型的多空基金遇到滑铁卢,因为空仓已经空不下去太惨的小市值公司,而前一段大点市值的公司成了避风港,不跌反涨。按照基本面去空虚高的大公司作为空仓,不但没管理得了波动,反而两边打脸。一些基金规模很小,有空间用期权来表达空仓,错了损失也不大,现在就显出了威力。一些没共识股的基金,去年涨幅小点,今年也没怎么跌,盈亏同源。现在共识好资产的价格已经深具吸引力,但市场什么时候到底,能不能挺过去这个暗夜,则每个人都不一样,纯看目前已经回撤多少。
过去两年虽然生科指数还是不振,但行业基金和大平台里的生科Pod联手抬起来了一些确实优质的共识股,使得大家业绩还不错。但这里面也有互相抬轿子的因素,业绩只是账面数字而已,这次大回撤,想必让很多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管理规模半径,以及过去业绩的真实归因。
贵东西如果一直贵,就会成为共识:就应该这么贵,原因是12345。就比如标普常年18倍PE, 欧洲常年11-12x,亚洲9-10x。以前可以举出很多美国贵的正当的理由,比如创新、制度、治理、民主…,现在这个信仰就遭到了质疑。具体基本面原因可以举很多,比如那20%的外资投资者怕了川这么折腾,怕美元贬值,要回流重回财政扩张的欧洲去买军工,买欧债。需求少了,倍数就肯定受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跌够了就要反弹,因为估值又有吸引力了,能不能抓得住,只在乎你还活着没。活着最为重要,over-earned,很可能一次性赔回去。投single manager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要投还不如早投,要看了几年的业绩太好实在忍不住投了,可能刚好在山顶。解决方法,要么就算了吧投个分散化的平台基金了事,要么就得预留single pm会波动的空间,并且稍微仔细点分析和计划组合里的收益来源和风格多样性,不神话任何个人。
已知会衰退的情况下,美国PM现在做些什么应对?首先是持仓的bar大大提高,只有符合多重验证,既要有要切要,IRR在衰退假设下仍够高的硬货才会拿着。边际还行的,但有点逻辑漏洞的都不要。比如说没衰退的时候,还分析下博通比NV好在哪里,连接的IP哪家更牛,AVGO有没有新客户,新客户长啥样。现在衰退来了,这些都不重要了,beta都一样,那就卖了算了。
我看他们的交流中,没有什么骂他们总统胡来的,可能这么多年经历的奔溃太多习惯了,这里面大部分是现场经历过08的。也就是仔细分析下认为川的关税换制造业回流目的很难达到,然后做下自己持仓的压力测试,积极应对调整,本着永续经营的原则,尽力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事。他们也不会改了mandate去买黄金,因为投资程序和协议都不允许,自己也知道自己不会一夜间变个宏观专家。
基金经理最强的阿尔法,就是在一个垂直里浸淫地够久,爱过恨过伤过痛过,就形成了肌肉记忆。当然这个前提是游戏还在,现在一些人讨论美国崩溃论,以及美国uninvestable论,这个和前年东大遭遇的情景咋看咋这么像?但其实没什么可比性,两边政府care的完全不一样,美国人的401k在股市里,川普有过国债put,就会有equity put 。
美国PM里会投全球的,现在就开心了。川建国成了川建欧,美国不负责欧洲安全了,那么欧洲就要自己花钱刺激,那么欧洲的工业就有了增速。高盛预计到2027年欧盟要每年增加800亿欧元的国防支出,差不多是GDP的0.5%,人口最多的德国开会把国防支出从宪法规定的债务上限中豁免,宣称要不计一切把德国重新武装起来,还弄了个12年花5000亿欧元的工业基金。美国不管了,欧洲受刺激了,现在要刺激自己。以前美国是左手钱庄右手镖局,妥妥一条龙。现在美国不想玩了,在美国当老大的过去四十年里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如果世界重归丛林时代多极时代,是福是祸,我看都没准备好。
从2020年开始,宏观又回到了大家的视野。宏观基金已经很久没有work, 90年代的辉煌仿佛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那些挥斥方遒的个人主义icon们,已经很久没有业绩表现,你看贝森特自己的业绩就知道。因为08之后全球央行给吓破了胆,联手压低波动率。但这一切从2020年利率搞到0以后,随着通胀起来,一切都开始慢慢变了,大宗、FX、Rates、以及现在的贵金属,都开始有了表现。现在仿佛美元弱下去,黄金长牛是个最合理的假设,但是我看宏观大佬们,没有任何人是长期主义的long only, 因为他们知道event path太重要,不能花太多精力在终局上,因为太多因素能让人倒在去终局的路上,哪怕终局看对了。宏观基金虽然都是赌方向的,但是具体操作中用期权来表达以控制downside,用RV赚spread, 以及实时盯着PnL止损止盈,这都是保证能长期活着的风控手段和核心思想。
我去调研两周,再探再报。
本文来源:海外对冲,原文标题:《美国那边PM情绪还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