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相信朋友们已经按捺不住放飞的心情。经历了嘈杂纷乱的四月,人民币外汇市场逐步归于平静,但仍需关注五一假期可能发生的风险。
1. 当下人民币面临贬值还是升值压力?
尽管人民币一篮子指数在四月创下新低,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回到了四月初的位置,川普的“对等关税”并未重伤人民币。昨日Carry交易结束后,节前Spot多头平仓意愿,中枢下移至7.26。
最恐慌阶段已经过去。从企业端看,贸易战反而凸显了中国产业链的不可替代性。除传统B2B贸易模式的企业观望并延迟发货外,许多中小企业通过90天暂缓期转口、由进口商(如沃尔玛)承担关税、海外仓低货值发货等方式降低了影响。
图:4月港口吞吐量不减反增
人民币开始跟上非美的升值步伐。人民币指数过低,不利于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随着美指走弱,中间价开始引导人民币向欧元等货币靠拢。
与去年不同的是,当前资本外流压力并不大。“美国例外论”的结束意味着资金不再偏好美国,股市的稳定也注入了强心剂。因此,人民币短期内面临更多的是升值压力,需要注意结汇力量的出现。
2. 五一期间,海外市场可能发生什么?
5月1号,美国ISM制造业指数。贸易战后检验“制造业回流”成色的数据。
5月2号,非农来袭。就业市场是否恶化?市场预期13.4万人,较前值22.8万人回落,失业率则稳定在4.2%。考虑到美联储理事沃勒对就业的前瞻担忧,若不及预期将推升5月和6月的降息预期。
图:5月和6月降息预期合计不足一次
美国对盟友的谈判结果,月初全球资金的新流向,中国假期的出行数据,以及4月中国制造业PMI,也值得关注。
3. 节后的交易怎么布局?
去年五一的过山车走势(USDCNH深跌900点后反弹)五一假期海外变天记,预示着流动性冲击叠加外围影响下,假期内波动或放大。
图:去年五一期间美指走弱
但在中美贸易协定未见眉目之前,中期人民币并不具备大幅升值或贬值的基础,中间价仍以稳为主。
考虑到人民币一篮子指数仍在低位,跟随美指调整人民币汇率波动中枢,降低单边敞口,逢高提高结汇套保比率。
本文来源:早安汇市,原文标题:《假期将至,收下这份人民币交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