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社融增量4.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M2-M1剪刀差缩小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6月,M2-M1剪刀差为3.7个百分点,较5月的5.6个百分点缩小1.9个百分点。

中国上半年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比较明显。6月,中国社融增量4.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M2-M1剪刀差缩小。

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6月社融规模增量为4.2万亿元。

  • 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
  •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M2-M1剪刀差为3.7个百分点,较5月的5.6个百分点缩小1.9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国际对比看,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政策效果也在不断累积。

邹澜表示,从上半年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比较明显。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8.9%,M2同比增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7.1%,如果把地方专项债置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还原,按可比口径贷款同比增速还会更高一些。

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表示,从金融总量数据来看,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这表明金融总量处于合理增长区间。并且,在去年四次重大货币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央行又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效果显著。例如,M2增速明显加快,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维持较高水平,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的融资平台贷款后,贷款同比增速仍约8%,充分彰显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持力度,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标国际可知,当前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而我国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面对外部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尽管信贷增速受前期高基数影响有所放缓,但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规模快速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流向实体经济的总资金规模依旧维持在高位。这一现象表明,货币政策正引导金融资源更为合理地配置,助力经济结构调整。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

初步统计,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其中: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38亿元,同比多减558亿元;

委托贷款减少513亿元,同比少减404亿元;

信托贷款增加1443亿元,同比少增1655亿元;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57亿元,同比少减1808亿元;

企业债券净融资1.15万亿元,同比少2562亿元;

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4.32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07亿元,同比多493亿元。

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

初步统计,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22万亿元,同比下降26.6%;

委托贷款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持平;

信托贷款余额为4.45万亿元,同比增长5.5%;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08万亿元,同比下降7.4%;

企业债券余额为33.13万亿元,同比增长3.5%;

政府债券余额为88.74万亿元,同比增长21.3%;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9%。

从结构看,

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6%,同比低1.2个百分点;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3%,同比低0.1个百分点;

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6%,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

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4个百分点;

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0.6%,同比高2.1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中国1至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200亿人民币,前值 106800亿人民币。

广义货币增长8.3%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633亿元。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2.57万亿元,同比增长6.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分部门看:

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7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6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31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5609亿美元,同比下降10.6%。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188亿美元。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27.46万亿元,同比增长8.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0.17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

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2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5万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7%。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1655亿美元。

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6%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974.04万亿元,日均成交8.12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4%。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4.7%,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3.6%。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4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09个和0.4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06个和0.39个百分点。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32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2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586元人民币。

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

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8.3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6.38万亿元、1.92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4.11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46万亿元、2.65万亿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