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Q1净利润超预期,得益于对AI服务器等产品的强劲需求以及客户加速下单,以规避潜在的美国关税。公司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虽然2025年销售仍将增长,但速度将低于今年3月发布的先前预测。
5月14日,鸿海精密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 鸿海第一季度营收1.64万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4%,预估1.65万亿新台币。
- 净利润421.1亿新台币(14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 355 亿新台币。
- 营业利润465亿新台币,预估463.1亿新台币。
- 每股收益3.03新台币,预估2.62新台币。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受美国关税影响,公司对前景更加谨慎。
国际汇率变动下,鸿海面临盈利压力
鸿海上周公布的4月份销售额猛增25.5%,推动公司前四个月的总销售额达到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强劲拉动”。该公司重申,二季度和全年的销售额将继续扩张,但今年营收增长速度将低于此前预期。
虽然业绩亮眼,但鸿海也面临着挑战。有分析师指出,由于美元兑新台币等货币贬值,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商正面临着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美元的贬值可能会压缩一些中国台湾公司的利润率。但产品结构的变化,例如今年AI服务器收入的增长,可能有助于缓解外汇的负面影响。
据媒体报道,英伟达上个月表示将在德克萨斯州的工厂加速生产超级计算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四年内与鸿海、台积电等合作伙伴在美国生产高达五千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
更多消息,持续更新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