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继续拉开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摩根大通的市值已超过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三家最大竞争对手的总和,同时录得300亿美元利润,是其最大竞争对手的两倍多。
此外,摩根大通在投行业务收入上也进一步拉大了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差距。根据最新一季的财务数据,二季度其投行交易收入达89亿美元,同比大增15%。
尽管优势明显,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在周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仍表示,公司面临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我们所有的主要银行竞争对手都在恢复增长和扩张,而那些能力出众、头脑聪明的金融科技人士也渴望从你们的业务中分一杯羹。我们非常谨慎,不会宣布胜利,好像我们永远有权获得这些回报。”
戴蒙特别提到金融科技公司的威胁,认为这些公司正试图创建银行账户,进入支付系统和奖励计划领域。他表示公司必须对此保持警觉: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会想要稳定币而不是单纯的支付工具。但我认为金融科技公司非常聪明。他们正在努力寻找一种方式来创建银行账户、进入支付系统和奖励计划,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近年来,摩根大通的主要竞争对手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富国银行一直受到资产上限限制,花旗正在经历痛苦的业务重组,美银则被在利率上升前购买的大量低收益债券拖累。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以低价收购了第一共和银行,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该行目前以1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位居美国最大银行。
美银:产品中立的立场为其塑造优势
美银在其15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摩根大通管理层对产品无差别化的态度也是一大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这种“产品中立”的立场能适应商业和消费者对银行服务消费方式偏好的快速变化,无论在提供私人信贷解决方案(相对于资产负债表贷款)还是应对数字资产采用(如稳定币 vs. 代币化存款)方面,均展现出竞争优势。
报告指出,这种心态指导了公司从柜员到代币的战略转型,包括对英国零售银行、巴西C6银行和区块链平台Onyx的投资,以及多项金融科技收购。
美银还指出,除了业绩表现强势之外,摩根大通目前的估值仍偏低,资本储备也充裕,强劲支撑了其后续的增长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