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以来,随着储蓄和债券利率持续走低到历史低位,固收类产品渐渐告别牛市,走入收益率的“墙角”。
债市平淡之下,“资深”的债基基金经理的选择似乎变得关键起来。
当纯债阵地遭遇“资产荒”寒流,固收老将们正面临一场痛苦抉择:是咬牙死守熟悉的“纯债围城”,还是冒险挥师杀入“固收+”的未知战场?隐藏在基金经理名单背后的,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分野,也必然指向截然不同的未来。
未来一周的新发基金中,就有多位纯债基金经理开始“跨界”。而且,这一次他们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这场无声的“收益率”突围战,正悄然重塑公募固收数万亿江湖的未来版图。
债基选择增多
根据天天基金网的统计,未来一周(7月21日至25日)至少有21只新发基金开始认购。
其中,指数基金12只,主动债基7只,混合偏股2只。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一周的债基选择十分丰富,纯债、混合策略均有可以选择的产品。指数基金中,也有2只产品选择政策性金融债指数为跟踪标的。
“团队长”带助理
光大保德信基金在固收类产品的表现,一直都有一定的实力。未来一周,又将推出一只纯债产品。
此次公司则是派出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产品:一位是现任固收管理总部固收研究团队联席团队长的李怀定,另一位则是现任团队长助理的江磊。
两位基金经理过去的投资都是清一色的纯债。
其中,李怀定有着18年的证券从业经验,2015年起首次担任基金经理,距今也有10年左右,在固收,尤其是长债投资,较有经验。
另一位江磊也有着14年左右的证券从业经验,不过基金任职时间仅有两年多,相较李怀定,算是个新手。他的业绩表现相对起伏多一些。
两人搭档的产品实际贡献如何?谁会相对主导一些,可能需要关注者多思考一下。
转战“固收+”
汇安基金此次派出的基金经理,以及推出的新产品,也颇值得玩味。
公司此次有一只混合二级债基即将开启认购,而基金经理王作舟,此前却长期专注于纯债投资,并未涉足过权益投资。
看来,“固收+”越来越香,有些纯债基金的基金经理也开始坐不住,想要分一杯羹了。
王作舟是汇安基金自主培养的一名基金经理。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毕业后,他便加入汇安基金,任交易部债券交易员。
2023年2月,他正式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有过债券交易员的工作经历,他也顺理成章地专注在纯债投资。
王作舟目前在管的基金表现有些层次不齐,有些表现相当突出,但也有些几乎垫底。不过,他此前管理的基金大多与他人合管,可能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
这次,王作舟独自一人扎进今年的热门品种,不知道表现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