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在震荡中不断上升,公募基金近期的发行热情也一直高涨。
仅下周一(8月11日)一天,就将有21只产品同时发行。这些产品的投资标的也相当丰富,给投资者们的选择颇丰。
或是巧合,又或是有意为之,多家基金公司瞄准了同一指数和同一策略,同台对垒,谁会更胜一筹呢?
指基当家
根据天天基金网的统计,下周至少有31只新发基金开始认购,发行热度仍然居高不下。
指数基金仍然是发行数量最多的品种,占据23席。近期,港股科技、创新药等板块表现强势,对应指数也成了许多指基的跟踪标的。
主动基金方面,则有6只混合型基金,以及债基和FOF各1只。
在众多产品中,上银、国联安、银华三家公司的新发基金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同一个指数——科创综指,并将采取指数增强策略。
巧合的是,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都在各自量化投资部有一定的任职级别。强强相对,谁能跑出更高的超额收益呢?
老搭档再合作新基
上银基金这次派出了一对老搭档——翟云飞和鉏国彬,管理新推出的产品。
这对搭档此前的缘分颇深。两人不仅正在合管另一只中证A500指增产品,而且在正式加入上银基金前,都在光大保德信有过工作经历。
翟云飞,现任上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有超过14年的证券行业从业经历,公募基金管理经验也超过8年。
他入行以来,先后在大成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工作,岗位均为量化投资相关,在指数增强、主动量化、量化固收+等领域都有丰富经验。
2023年加入上银基金后,目前在管两只基金产品,同类排名总体保持在前一半的水平。
合管的鉏国彬在加入上银基金前,也曾任职光大保德信研究员。
16年银华老将
另一边的银华基金则派出了一位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基金经理——张凯,他目前任职量化投资部副总监。
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张凯于2009年加入银华基金,并长期工作至今,有超过16年的证券行业从业经验,公募基金管理年限也接近12年。
他长期从事量化策略研发和投资组合管理等工作,风格上注重注重分散化下注和多策略体系。
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他是“首位85后基金经理”和“开放式分级基金最早的设计者和推动者”。
目前,他在管的基金类型包括指基、指增和主动量化产品,大多同类排名也都在前一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