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l-label

2.5 产业替代周期如火如荼,技术创新如何领跑工艺迭代?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潘暕
字数 3,267
阅读需 9分钟
本期课程将走进电子行业的产业替代周期与技术创新周期,探索国产替代的方向与领域,并深入分析下一轮技术创新周期的底层逻辑和企业布局。

2.5  产业替代周期如火如荼,技术创新如何领跑工艺迭代?

加入大师课《电子半导体投研方法》

本期内容

再来看产业替代周期,产业替代周期研究起来相对简单一点。

下面这两张图很有意思,它们讲的是什么?其实日本经济不像我们想的这么差,但日本的电子产业的产值是在2000年前后见顶的。中国的电子产业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也是2000年前后,很多公司就是在这个时间点成立的,大量承接海外的代工制造业务和电子产业。所以日本的下滑就等于我们的增长,我们认为这种产业趋势很重要。

包括日本的电子产业的出口、进口和内需,也是在2000年前后开始下滑的。中国的电子公司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成长起来的。

如果我们去看产业周期,看这种5~10年的变化,其实这么多年我们讲的就是进口替代。所以如果我们去看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等板块,现在市占率最低的,就是未来大陆公司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赛道。

在产业替代周期中,你会看到什么?2015年开始,苹果的供应链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这里我想讲的不是中国公司,而是印度公司。根据苹果官方数据,2015年之前苹果的产业链中是没有印度公司的,2016年开始出现印度公司,并且数量逐年递增。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印度股市。印度疫情很严重,但印度股市2021年又翻倍了。我印象很深,2018年、2019年的时候,印度股市已经涨得非常多了,但回过头看当时还是处在一个底部。这种就是产业周期。什么叫产业周期?就是5~10年的这种周期,你在2007年随便买一个电子股都能涨,这就叫产业周期。

以这种周期来说,我们相信两点:第一,大陆公司未来在代工制造业的占比肯定会越来越高,很多台湾厂商都会退出;第二,大陆公司也会去海外建厂,未来很有可能看的就是哪些公司在海外扩产的比例会更高。所以国内供应商的占比提升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跟随这个趋势选股就会相对简单一点。

PCB也是一样的,大陆公司现在的占比是50%,以前日本和中国台湾公司的占比是非常高的,所以未来的趋势就是日本和中国台湾公司逐步退出消费电子的市场。

现在大家看到很多PCB公司上市,业绩都很好,因为这个领域还处于产业转移的周期,只不过已经转移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大陆公司中,有很多是合资公司或者外资公司在大陆建厂后设立的公司。

我们来看全球15家FPC制造商的核心产品的布局。大部分海外公司在布局高端类的市场,大陆公司可以抢占入门类和一般类的市场,这样每年也可以维持10%~20%的复合增长。

未来有一部分大陆公司会在高端类的市场实现替代,利润率会更高。在这种确定的产业趋势下,在这个板块选择公司不会出大问题。

关于产业替代周期,这两年比较火的案例就是华为。在这个产业趋势下,不只是模组、零组件的国产化,还有芯片的国产化。国产芯片会替代两方面,一方面是替代海思的份额,至少有五六家公司吃的是海思的份额,因为海思原本是全球前10的设计公司,它的市占率是很高的;另一方面是替代其他的供应商。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未来5年半导体会怎么样?未来5年,半导体每年的增速都会特别高。当这种产业趋势确定的时候,大家可以去选择一些便宜的,或者选择一些现在市占率还比较低的公司,它的弹性会更大。但我们不会怀疑这个行业,我们不会去讨论半导体是不是会下降,它会有自己的周期属性。

围绕产业替代周期,其实可以展开讲很多东西,但最核心的就是进口替代

第四个周期是技术创新周期。大家对于这个周期会比较迷惑,或者比较难理解。

这几个周期有什么区别?产业替代周期在5~10年;产能扩张周期一般在两三个季度,最多两年;产品创新周期在5年左右,前三年是增长比较快的。

技术创新周期,从电子行业来说,会特别短。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电子行业,包括TMT行业,特别难投资?就是因为技术迭代太快了。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比如面板显示,之前我讲到对于面板,需要去跟踪产能,但是面板里面会带有很多的比如LTPSLTPO这种技术的升级,包括Mini LED,都属于技术创新周期。

技术创新周期中,首先要去判断这个技术到底能不能应用,我认为是比较难的。其次要去判断渗透的时间有多长。比如2021年苹果推出LTPO的屏幕,2022年你就会看到所有的手机厂商全部使用这个屏幕,可能一年的时间就替代完了。这种叫技术创新周期,反而是替代比较快的。

包括息屏显示,2022年会有很多厂商在手机上新增这个功能。这种是技术迭代,但是它有很强的爆发性,比如这个东西如果今年换了,明年全部覆盖,可能单一产品的增速在这一两年就会非常高。

再比如折叠屏。折叠屏不是一个新的东西,它只是屏幕的正常迭代,所以我们会把它放在产品周期里面去看每一年会用哪种技术。

对于折叠屏来说,现在的技术是偏成熟的,关键是缺产能。现在能不能所有手机都用柔性OLED?价格不允许,产能也不允许。三星的柔性OLED,一半的产能是在苹果那边,另一半的产能是在它自己手上,其他厂商几乎拿不到额外的产能,但相关技术是成熟的。

什么叫技术创新?比如ToF,我们会把它定义成技术创新。一个器件到底是dToF还是iTof,我认为不太需要去理解,但是要抓住它的渗透周期。它可能会作为产品中的一个小的部件,每年都发生变化。产品还是同一个产品,它如果进入汽车或者其他的AIoT产品就不一样了,但目前它讲的还是单一产品份额提升的逻辑,跟踪起来就很简单。

比如我们去看一家公司,ToF里面比较难做的是探测和发射,如果有单一公司在这两个领域做得非常好,我们就会看到单一公司的估值大幅提升。

5G手机和4G手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5G手机的频段数量在增加。这种技术迭代影响的都是偏小的东西,比如从40个频段增加到70个频段,射频的价值量就会从40涨到70,所以它提升的是份额或者品类。

包括一些天线的变化,其实这种技术变化改变的是很小的零部件,但在A股市场大家会很注重。比如5G手机都会增加AiP,就是毫米波模块,大家会发觉这种技术升级对个股的影响很大,但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很小。增加AiP之后,大家会发现只有一家公司特别好,就是高通。这种小的技术细节反映到投资上面,可能就是一个很小的公司,所以我们反而会把技术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去看。

再比如OGRS。2021年的iPhone增加了这个功能,就是可以把手机当成对讲机使用,但大家都不知道,发布会也没有特别提到。这个功能带来了什么?手机还是手机,产品没有变,产能没有影响,而产业趋势一直就是进口替代,目前这领域只有高通在做,未来肯定会国产替代,所以就可以从中挖掘国内公司。这种小的技术可能只有一家公司做,但这些公司的增长弹性会非常高。

连接方式也是这样。我们多次提到Wi-Fi 6,我不会说它是产业趋势,我也不会说它是产品趋势,它其实是一种技术升级,Wi-Fi 6最终会影响到芯片的发展。

包括蓝牙、GPS、UWB,我们把这些归结为一个一个很细分的点。在这些点中寻找投资标的很简单,但是它持续的周期不长。很多人买一家公司,可能这两年增速特别高,然后第3年下滑了,第4年亏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选择标的,这些技术短时间的爆发力非常大,但是持续的周期不会特别长,因为电子行业的技术变革太快了。

再比如Micro OLED,我也不会把它当作一个产品,我就把它当作一个技术。这种技术的成长速度怎么样?它的成长速度非常快,2021年可能你都不知道有哪些公司在做,到2022年可能会看到大几十万部到百万部的出货量,到2023年可能就会看到几百万部或者上千万不的出货量,到2024、2025年可能就是大几千万部的出货量了,它会以这种增速去增长。如果这个领域只有一家公司,你认为应该给多少倍的估值?如果一家公司明年翻倍,后年翻两倍,之后再翻个两三倍,是不是应该给100倍的估值?

PCB也是这样。PCB有点特殊,因为大家发觉5G基站里面,唯一的投资标的就是PCB,所以它跟产品也很相关,跟技术也很相关。但对于这种技术变革,大家在2018年给了特别高的估值。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深南电路和沪电股份都给到了13倍的PB。

什么概念?一个制造公司给到13倍的PB,从来没有出现过。当时我跟一个买方的人讨论怎么看估值,他说看PB,我说PB在13倍、14倍好像也有点贵,然后在2019年突然就见顶了。这是因为技术迭代之后就是无限多的厂商,然后就开始讲产能的逻辑,谁扩的产能多、谁的成本低,谁就做得更好。

为什么PCB公司之后又回到10~20倍的估值了?因为经过了技术的迭代期。但在2018年的时候,就应该买入PCB公司,估值又低,业绩增速又是最确定的,技术又是新的,在那个时间节点一定是最好的。

Mini&Micro LED也是新的产品。有些公司2021年增长得非常好,就是生产Mini LED设备的公司,市场其实给了它们非常高的预期,因为2021年的出货量确实非常高。

对于海外投资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大家去看海外成熟的成长股的投资方式,特别在意的就是这一两年是不是高增长。如果是成长股投资,肯定选增速最高的公司。像Mini LED,2021年是扩产期,大家就会去买设备公司,因为扩产的第一步是扩设备,设备公司的增速会非常高。

所以在技术创新周期中,选股特别容易,要比分析供给和价格容易很多。

- E N D -

 加入大师课《电子半导体投研方法》 

— — 大师课《电子半导体投研方法》目录— —

 

风险提示:大师课为甄选第三方合规机构人士,讲授投研理论课程之平台,所授内容不构成对任何具体产品的买卖或投资建议。平台课程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华尔街见闻意见或观点,也不解决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平台不对任何与您依赖课程观点或信息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阅读全文
  • 收藏
分享到:
写评论

icon-emoji表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