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全球更要投资自己
我的订阅

4.2 科技产业投研心法——放大机制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赵晓光
字数 2,099
阅读需 6分钟

戳此加入赵晓光《掘金科技产业》

 

本期提要

1.如何理解盈利的放大机制与估值的放大机制?

2.电子产业链是如何传导盈利与股价的放大机制的?

 

我们讲了这么多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最后回到一点——股价。股价就是盈利乘以估值,但它最本质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要研究什么——是盈利的放大机制和估值的放大机制

很多行业,其实不仅是电子行业,最大的波动其实不是终端的波动,而是库存的波动,但库存这个东西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很难主观地判断。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2008年10月,台湾电子行业终端的需求下降了大概5个点,但大家知道到上游半导体需求订单下降了多少吗?下降了40—50个点,为什么?我们买一个东西,首先要到门店,比如到苏宁去买,它有库存,在苏宁之上还有很多品牌代理商,它们也有库存,代理商之上是富士康这种组装厂商,它们也有库存,组装厂商上面还有做电路板贴片的厂商,也都有库存,最后才到上游。

所以经济不好的时候,比如忽然发生经济危机了,消费者说我先不买了,5%的消费者不买了销量就降低5个点。苏宁一看最近销量下降了5个点,那得控制一下库存,于是采购量下调5个点,累积降10个点。经销商一看苏宁最近给我的采购下降了10个点,那我也降10个点,累积20个点。苹果一看最近销量下滑了20个点,觉得有必要砍掉10%的订单,累积30个点。富士康一看苹果最近的订单下降了30个点,决定先消化一下库存,不生产了,于是采购再降5个点,累积35个点,再到上游,最后就是40个点。

其实很多时候,整个终端是没什么太大的波动的,很多时候不超过正负10个点,真正的波动在人心,经过产业链一层一层的传导,最终影响上游。电子行业因为它的产业链特别长,所以它的波动特别明显。

我们需要研究这种波动机制的形成。比如说你去苏宁调研,苏宁告诉你这个月的销量就下滑了5个点,于是你回去写篇报告说不太严重,我们去苏宁调研了,最近的销量就下滑了5个点。过两天老板问你,为什么我们去元器件的厂商调研发现需求下滑了40个点,你怎么调研的,是不是在调研时候看电影去了?你犯的错误的原因就是一层一层的放大效果。

比如2013年炒酒鬼酒,原理就是放大,渠道商和库存厂商一看酒鬼酒天天涨价,就开始囤货,2017年茅台囤货也是一个道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茅台的产量忽然减少这么多,感觉酒也没少喝,但是你要记住,你少喝一瓶的时候,从渠道商一层一层最后传递到茅台酒厂,可能就少出三瓶,这中间存在一个传导机制。

电子产业链对盈利的放大机制

有时候,这种敏感性是很重要的,大家不要以为下游下降5个点,整个终端的需求就下滑5个点,不是这样的。特别对于电子行业这种只跌价不涨价的行业来说,下游需求真的下降的时候会很恐慌的,上游下跌四五十个点都很正常。

其实自2009年以来,在我印象中,每一个大机会都伴随着盈利泡沫的放大,比如说2010年涨幅最大的三一重工,为什么那时候它的业绩忽然变得特别好?其实真实需求没有那么多,但各地都有购买挖掘机的需求,但是危机过后很多人不想投钱了,只想去租设备,比如本来要用200万买一台设备,现在宁愿花30万、40万,甚至50万去租赁,也不愿意再多投入150万了,因为人们不知道未来是不是有机会,当时大家都觉得世界都要毁灭了,所以没人敢去买。

这时候,设备租赁商一看这个生意太好了,投一台设备当时算下来收益率是200%,于是设备租赁商大量地买入设备,因为它觉得太赚钱了,同时设备租赁商又很多,所以就把这个需求放大了,导致三一的业绩特别好,当时的涨幅特别大。但如果你只是看到整个挖掘机的真实需求上升了20个点,就以为三一的盈利会涨20%,或者说股价会涨20%,你就错了,它实际上比你想象的要大多了,千万不要忽略放大机制。

所以我们看电子行业也好,消费品行业也好,机械行业也好,最终就是库存、渠道商、租赁商的行为导致了放大效应。而在投资端就是基金经理的行为导致了放大效应。

研究盈利与股价的放大关系

所以我们从最本质上,就是要研究放大机制,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我们要研究盈利跟股价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盈利跟股价并不总是正相关的,有时候没有关系,有时候负相关。我做过研究,电子行业,2014年盈利跟股价之间没有相关性,2015年盈利跟股价是负相关。

我们发现,当一个行业的盈利比较低的时候,估值预期也比较低,盈利稍微高一点就会超预期。而且股价等于盈利乘以估值,如果最开始时只有20倍的估值,很容易就会达到30倍,不就涨了50%吗?所以股价很容易就随着盈利超预期上涨。但是如果年初的估值就达到50倍,本来预期中就隐含了至少百分之六七十的增长,估值就很难达到100倍,除非遇到一个超级大泡沫牛市,估值提不上去,盈利就很容易低预期,就算盈利再好,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增长,但是股价也很容易跌。所以我们要研究盈利和股价什么时候正相关、什么时候负相关,同时研究这个过程中盈利是怎么放大的,估值是怎么放大的。投资人的共性是喜欢线性递推,盈利好的时候他会预测明年和后年会更好,他就会把估值放大。

同时站在投资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没有人能做精准的定价,我们在做的就是形成策略和方法论,就是向下风险和向上风险与收益的一个匹配。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对股票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结论,当然不一定对。

讲到研究方法论,第一我觉得四象限的分析方法,是让我们看清很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刚才我们讲到性能和价格,就可以把它们对应到不同的象限,看看在什么阶段哪个象限是有机会的。第二就是三阶段分析方法,它对于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一个阶段要往下走的时候,觉得它会往上走,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它有可能往别的方向走。

好的,那么这期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E N D—

戳此加入赵晓光《掘金科技产业》

 

风险提示:大师课为甄选第三方合规机构人士,讲授投研理论课程之平台,所授内容不构成对任何具体产品的买卖或投资建议。平台课程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华尔街见闻意见或观点,也不解决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平台不对任何与您依赖课程观点或信息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写评论

icon-emoji表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