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全球更要投资自己
我的订阅

前言(下)全球化的“断点”中蕴含着哪些不容忽视的信息?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邵宇
字数 3,846
阅读需 10分钟

加入邵宇大师课从“全球化”到“双循环”

全球化的“断点”中蕴含着哪些不容忽视的信息?


前言 全球视野

本期提要

  • 聚焦全球化发展的“断点”
  • 全球化1.0、2.0、3.0
  • 全球化4.0与双循环2.0
  • 逃逸三重修昔底德陷阱

本期内容

大家好,欢迎来到见闻大师课,我是邵宇。

本次课程分为5个部分。首先是序章,在序章中我们聊聊最近的这次病毒。我们的研究显示,每一次病毒的出现都会改变世界的精神,这一次也不例外。

然后我们要看到的是后疫情时代,现在疫情还是有点状的反弹,但是我们要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做一些预判。

宏观上我们主要提供方向,微观上大家做配置、做投资、做自己的事业,是可以优化的,但是要顺潮流而动。顺势而为的话,就会事半功倍;逆势而上的话,就会事倍功半,所以找到潮流的摆动非常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应对被称为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和双循环。这个双循环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国内以及国际如何调整。在序章中,我们会给大家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这是我们最为关心,也是当下时代提出的一些重大命题。

然后我们进入更细致的讨论,首先我们聚焦全球化3.5。之前我们提到全球化2.5,全球化2.5就是全球化2.0和全球化3.0之间非常纠结、非常挣扎的20年的痛苦时间。

20年对于全球来说是很短的一瞬间,但是对于出生在一二战之间的这些人,那就是一生。这样一个变化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在那20年里要经历两次萧条、两次世界大战,都是非常大的全球变化。

我们想知道,在全球化3.5阶段我们会遇到什么?其实我们已经在经历了,比如贸易摩擦。当然贸易摩擦离我们已经有一段距离了,现在我们面对的主要是特朗普主义的遗产。

大家知道特朗普非常勤奋,在离开白宫前的最后几天还在不断发出制裁命令,制裁中国企业。

而拜登会采取新的路线,拜登路线和特朗普主义之间有一个断层,我们怎样做相应的调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转向了拜登路线,因为他会执行的政策,不管是贸易、与大国之间的持续竞争,还是和盟友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最为关心的,可能也是未来5年的关键话题。

同时我们要回顾历史。其实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早有先例,不管是美日之间的摩擦,还是美德之间的摩擦。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回顾历史,还要看到为什么日本在经历贸易摩擦之后被干掉了。

日本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通过汇率和贸易战被驯服了,到1990年进入“失落的10年”。

但是德国很有意思,它对美国也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它通过什么方式避免和美国的直接冲撞,这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它通过欧元、通过欧洲区的一体化。

当然欧洲区的一体化对德国来说是躲过了一枪,但是对欧盟未来的发展,又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路径和难以想象的结局。

所以大家都在腾挪,因为要处理和第一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追随者与在位者都会处于一种竞争,当然也会有合作的状态。怎么样巧妙、智慧的竞争,是政策的一个核心部分。

另外,我们要特别提到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不是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不是的。

一个好的全球化理论,一定既能解释全球化的不断上升,也能解释全球化为什么会停滞不前。但是在上升和停滞不前之间,一定会突然出现一个断层,这个断层就是危机。

如果一帆风顺,为什么要停下来?一定是碰到了某种事情,比如1929年大危机,或者一战,或者2008年金融大危机。

危机之后,全球化进程停滞,进入低迷的争夺、盘整期,也就是所谓的2.5时代、3.5时代,然后再往上拉升。也就是在很长时间里,它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断点,研究这个断点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研究中,我们特别不喜欢断点、不喜欢跳跃点。比如回归分析中出现一个异常的数字,通常就把它删掉了,觉得它没有意义,因为它把原来很完美的框架全部摧毁了。

不是这样的,每一个断点都蕴含着最为丰富的信息,而且是结构上的信息。如果把它无情的丢掉,那就丢掉了所有的真相,只是为了统计数据的R方好看。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洁癖,但是漏掉了最重要的地方。

其实2008年发生的事情,既是过去这30年最为成功的一个结果,也是因为它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最终爆发,所以这个样本非常重要。

就是因为2008年这次危机,我放弃了在学校照本宣科,而投身到真正的市场,和真正的世界的经济学打交道,并且不断提升。我们要认识到断点的价值。

这是第一个部分,也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包括贸易摩擦,包括未来拜登政府将执行的关键路线,以及中国可能会出现的应对,还有大致的关键时点。

接下来我们拉长时间、拉长世界,不只看近期的这20年、30年。全球化的周期大致有三个推动力量:第一个是总需求,这需要更多的物质财富、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投放;

第二个是全球的交往,也就是全球化周期;

第三个是和科技周期密切相关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康波周期,这也很重要,因为康波比较长,每个人一辈子大概也就经历一次,如果正好经历了它往上走的那段时间,很幸福;当它停下来或者开始崩溃或者瓦解,也就是技术高原的时候,日子就变得比较难,就变成纯分配的争夺。

先来看全球化3.0,也就是美国主导的。这部分的副标题是“iPhone、集装箱和美元周期”,我们会从商品贸易、从投资跨国公司、从物流、从美元周期的起落,解释这次全球化的过程。而中国,毫无疑问是这个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

全球化2.0也非常有启发。英国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能成为日不落帝国,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因为市场经济、自由经济,或者枪炮或者其他东西。它怎样征服全球?对整个亚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实它留下了非常多的后遗症,比如印巴分治问题。

我们回顾这样一个岛国,通过海军力量和自由贸易,包括像亚当·斯密提出的原教旨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框架、理念,赢得了那个时代。但是很快也出现了很多竞争者,比如德国、日本和美国。

毫无疑问大家都会想,新崛起的国家怎样和它竞争?德国和日本都不客气,但最终胜利的是美国,这里竞争的点在哪里?

这也涉及当时中国的态度。中国当时打了两次鸦片战争,还遭遇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我们同样有一些反应,比如同治中兴,相当于那一轮的改革开放,主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历史其实是在不断循环的,都能找到当时的影子。我们现在也强调自信,特别在这次疫情以后,我们重新认识了亚洲价值观,包括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核心的东西,也是我们对“体用”的一个新的考虑。

全球化1.0,也就是大航海时代,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其实不远。那一次是由西方所引发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大的调整。遗憾的是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也就是哥伦布出海的70年之前,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

真的非常可惜,本来那一轮大航海时代应该是我们引领的,我们用那么大的船把整个地方都探清楚了,就是没有找到美洲,到了非洲没有再拐到欧洲。实际上我们是有机会的,但最终我们转向了闭关锁国。

这段历史很有意思,哥伦布、麦哲伦出发的时候,是去寻找金银,推广生产关系,寻求市场、需求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我们是去宣扬自己的治理理念,收集像长颈鹿这样的奇珍异兽,我们觉得自己很厉害,没有必要跟人家推广这些东西,这就是差异。

中国现在推动的“一带一路”就要现实很多,现在肯定不是去买奇珍异兽,我们有自己的利和益的考虑。

其实所有东西我们都可以找到对应物,只是在不断升级。每一次我们面临的都是贸易、投资,然后是移民,更重要的是制度、理念、金融和货币,它们会不断深化全球化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的起起落落和世界变化的潮流,我们怎样才能把握这样一个潮流?

最后我们会谈到全球化4.0。前面都是在做一些铺垫,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找到未来成功的路径,这条路径我们称为全球化4.0。

比如如果美国不愿意引领全球化,我们有没有机会引领一轮新的全球化?当然拜登继任以后,重新回到了全球的传统,他在试图弥合,比如重新考虑加入巴黎气候协定、重新回归CPTPP。

而中国已经率先出手,应当说做得很漂亮,仅仅在过去几个月里,已经通过了RCEP、与欧洲完成BIT谈判,而且对加入CPTPP抱有全面开放的态度。这是什么?这就是合纵连横

要知道合纵连横在中国是祖传秘方,在秦朝时我们就开始这样做了,传承了2000多年,一般人都玩不过我们的。原来叫做近攻远交,现在不是,后面我们会看到变化的逻辑在哪里。

然后我们顺势进入中国的新版本的双循环,我们称为双循环2.0版本。

1.0可能是iPhone,2.0是什么?如果要有一个具象的话,它可能不仅仅是iPhone,它可能是特斯拉,可能是电动汽车,可能是新能源、绿色能源,也可能是数字货币,也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也可能是石油人民币等等。

在今天再玩这个东西的话,就不是像全球化1.0里简单的物物贸易,全球化3.0里简单的组装、装配,而是看未来全人类要解决的这些共同问题。

是不是能够通过我们提出的全球化理念,比如复兴的丝绸之路理念、“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包括数字人民币,提供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中就蕴含着下一轮全球化最大的核心动力。

当然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平坦,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当然也会遇到风险,比如现在的汇率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我们能不能做好准备,资本账户能不能完全打开,能不能找到我们自身的竞争力和一条能够避免风险的道路,这是在全球化4.0中要着重讨论的。

最后,终章要回到一个关键的概念,叫做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经常被大家提起,但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比喻。我们研究过修昔底德陷阱原来的版本,我和这个词的创造者艾利森教授有过一次交流,我说你提出的这个东西并不适合中美。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最早的版本是说古希腊的两个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因为是冷兵器时代,这两个城邦国家械斗,比较大的战争也就4000人左右。最后经过30年的战争,两个国家同归于尽,直到蛮族入侵。

但是本质上雅典和斯巴达都是希腊的城邦,讲同样的语言、祭祀共同的神,奥林匹克休战的时候大家都不打仗,开始狂欢。冷兵器时代,大家用棒子互相打来打去,同时又是完全相同的人种,就像两个小村庄在不断折腾。

中国和美国是这种情况吗?中美之间恐怕要复杂得多,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也许能够找到一条新路。至少从我们自身来看,中国已经存在5000年了。

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资深的玩家,以前的玩家大部分都消失不见了,我们一直存在。这里是不是有我们的一个核心的基因,或者埋藏于我们文明里的一些东西。

怎样从更高的角度去看我们之间的竞争?因为竞争的目的并不是要冲撞,而是最好能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当然这也需要很大的智慧。这个问题一定是开放的,如果能够激起更多的思考,本次课程就获得了成功。

这就是本次课程的完整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准备,经历这次智力的冲撞,以及历史和现实相互激荡的过程。

这就是本次课程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 E N D -

加入邵宇大师课从“全球化”到“双循环”

— — 《从“全球化”到“双循环”》目录— —

风险提示:大师课为甄选第三方合规机构人士,讲授投研理论课程之平台,所授内容不构成对任何具体产品的买卖或投资建议。平台课程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华尔街见闻意见或观点,也不解决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平台不对任何与您依赖课程观点或信息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写评论

icon-emoji表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