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金融数据库的变迁故事,深度理解宏观数据背后的逻辑【付鹏说·加餐】
“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鹏说来评财经 ”
本期内容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鹏说来评财经。
使用数据的核心不是数据,而是使用者。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把数据模板做好,直接按照模板观察。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就是使用者的智慧了。数据量越大,逻辑性框架得到证伪的过程就越充分。
数据之间绝对不只有相关性。40年前《跨市场联动分析》这本书总结了商品、股票、债券之间的关系,是大类资产相关性分析的鼻祖。但只描述了跨资产之间有关系,没有体现相关性背后的逻辑。看到相关性的时候,应该分析形成相关性的逻辑框架和原因。
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帮助你深刻理解市场,用大量数据佐证,这也取决于交易体量和管理的资金规模,甚至参与市场的深度,所以数据成本其实是可以忽略的。
我分享的每个逻辑框架背后都有完整庞大的数据库,从宏观到市场到中观到微观都是超级联动的。我会把数据库慢慢收录完整分享给大家,这里面所有的相关性都不是简单的关联性,一定是在逻辑上高度关联的。如果全部录入,数据组应该高达1万以上。普通投资者没必要用,普通机构的使用量也很少,连功能的10%都没完全发挥出来......
对于股票期货的contango还是不太理解。 照理说不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吗?那远端的价值理论上是高于近期的,还是哪里想得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