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关影子银行的终极读物

这是一篇超过3万字的专业解读,来自全球最著名的影子银行学者之一,阅读本文需一定宏观经济以及债券市场知识。请读者酌情购买。

这是一篇超过3万字的专业解读,来自全球最著名的影子银行学者之一,阅读本文需一定宏观经济以及债券市场知识。请读者酌情购买。

本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现代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层级结构;定义了影子银行;并甄别出现金池(资金池)是批发(大额)融资市场崛起的根本驱动力。

第二部分描述了杠杆化的固定收益投资(格罗斯、PIMCO)长期崛起的根本动因;并解释了为何批发融资和固定收益投资基本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以及交易商如何成为两类投资组合经理群体之间的金融中介。

第三部分讨论了在更广泛的资产管理主体中衡量杠杆的数据缺口,以及现实中经济文献和教科书对于传统的“纯多头型”债券共同基金中缺乏明确形式杠杆的认知差异。财务与会计系统的改进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伯南克的储蓄过剩假设申炫松的银行业过剩假设,这两类假设解释了危机前短期国债期限溢价以及抵押贷款利差被压制的诱因,此外这些情况也可被归因于来自资产管理公司的加杠杆买入量大幅上升——通过经纪商和交易商的匹配资产负债表回购来融资 - 可被称为“杠杆出价过剩”假设。

第四部分解释了影子银行的特征 - 批发融资与杠杆型固定收益投资 - 金融经济反映了最近兴起的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思想背后的实体经济失衡的类似现象,并将这些现象归结于影子银行与金融全球化的体现。

第五部分讨论了针对影子银行的三套政策选择:首先是(最不可能的)改革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其中包括通过再分配措施来解决促使影子银行发展的各种形式的实体经济失衡;第二,创建最后交易商;第三,通过FED的负债端来增加机构现金投资者的公共货币供应,或者由美国财政部发行更多的短期国债 。

最后,第六部分做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