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性格会影响他们的结论吗?

有两位大学经济学教师,曾经做了一个试验,目的是在游戏中观察学经济与非经济学的学生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历史上的很多经济学家都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更有趣的是,当一个人决定要学经济学而实际上尚未学到什么东西时,就已经与他人有所不同了

学经济的人的思维方式是否真的与众不同?很多领域的人都在这个问题中做过大胆的猜想, 甚至付诸实验。

  • 有两位大学经济学教师,曾经做了一个试验,目的是在游戏中观察学经济与非经济学的学生是否有不同的表现。
  • 历史上的很多经济学家都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
  • 但这是不是仅仅在统计学的意义上站得住脚呢?再听听这两个经济学家的故事。

本期阅读中,你将听到:

  • 经济学家是不是更“理性”?
  • 当一个人决定要学经济学而实际上尚未学到什么东西时,是不是就已经与他人有所不同了?
  • 和其他领域的学者相比,经济学家更悲观还是更乐观?

今天的内容选自《“卑贱者”最聪明》。本书作者经济学家蔡昉认为,在政府政策与经济当事人不同行为逻辑的互动中,即聪明的“卑贱者”不断地为不见得不聪明的“高贵者”出难题,迟早要导致改革的成本收益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转变,那时,政策调整便是水到渠成的。